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学者唐君毅谈到西方某一历史事件说道:“人之一切自然本能,蛮性的权利意志,向外征服欲,得一尽量表现之机会;而形成近代文化中另一种人之神性与其兽性之纠缠。”该事件
A.客观上有利于整体世界的形成B.动摇基督神学的统治地位
C.昭示人类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D.服务于资本原始积累需求
2021-06-05更新 | 37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四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与发展(A卷新题基础练)
2 . 14世纪,意大利积累起大量的财富,银行业的发展使意大利成为欧洲大部分债务的债权人,中世纪贵族的世袭身份被打破,银行家和富商较少关注自己在宗教世界的地位,而更加热衷于用财富换取爵位。该现象的出现反映出当时(   )
A.人们的社会生活更趋世俗化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宗教神权遭到了反对
2021-06-04更新 | 42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四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与发展(A卷新题基础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一些欧洲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的自然哲学,试图将世俗伦理从神学与教权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开明君主,试图将绝对主义王权从暴政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自然经济,试图将国家经济从腐败与衰落中解放出来。这表明当时他们
A.借以表达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C.深刻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D.对中国文化的理性认识
2021-06-03更新 | 106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四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与发展(A卷新题基础练)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人民把自己托付给一个国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种托付本身是一种公民行为,因此在考察人民推选国王的行为之前,得先审视人民之所以成为人民的事实;因为这个事实先于推选行为而存在,它才是.社会的真正基础。”该观点(     
A.表明民权可以无限制约君权B.提出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设想
C.强调了人民主权实现的条件D.体现了民主是贯彻法治的基础
2021-06-02更新 | 2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四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与发展(A卷新题基础练)
5 . 与12至13世纪的欧洲人不同,中世纪后期欧洲人重视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成功。这种做法形成了一种理想:成为“通才”,即通过个人天赋和后天努力通晓各种领域的知识并获得名望的人。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欧洲人
A.崇尚自由民主B.猛烈抨击封建专制统治
C.关注个人价值D.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2021-06-01更新 | 724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专题1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6 . 启蒙运动对当时的欧洲大学产生广泛的影响。首先表现为科学研究的民族化,建立本国科学研究机构,减少学术领域的国际对话;其次表现为教育的实用化,注重传播实用知识;再次表现为学科的世俗化,强调科学和学术脱离神学和行会精神的羁绊。这说明了启蒙运动
①使欧洲的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②推动了教育与学科的世俗化
③阻断了欧洲的学术交流   ④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1-06-01更新 | 25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3-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世纪,法国涌现出大量图书机构为公众阅读提供了方便。1784年,巴黎以拥有18座图书馆名列榜首,在法国有20多座城市至少拥有一座公立图书馆。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阅览室和各种书店,在那里人们可以尽情阅读而无需购买。这些图书机构
A.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B.推动了启蒙思想产生
C.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D.促进了理性思想传播
2021-05-28更新 | 732次组卷 | 19卷引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选必3-素养测评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领域西方近代文化东方传统文化(以中国作为代表)
人与自然关系人类中心,人与自然存在主客体二分的关系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同构成生命统一体
世界观对自然的机械性和数学性的
分析-综合方法
把宇宙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任何组成部分都被看作是整个关系网络的一个部分,不能孤立出来。
行为方式强调实验作用的人为性、计划性,将自然改造为人造物提倡“无为”,以有机的整体论的方式与自然打交道,顺其自然
伦理征服自然,建构主奴关系无伤害原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转引自佘正荣《“天人合一”: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灵感源泉》


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该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05-25更新 | 63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专题1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9 . 有学者认为,15—16世纪的西方既不像17世纪那样是一个充满了怀疑态度和经验气质的时代,也不像18世纪那样是一个富有批判意识和理性精神的时代,而仍然像中世纪一样是一个崇拜权威的时代,只不过把崇拜的对象从中世纪推向古代罢了。据此可知
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性的觉醒B.当时英国科学成就辉煌
C.意大利文化呈现深沉的理性精神D.西欧基督教的权威确立
10 . “他们有两大信条:一是相信万物受自然法则的支配,人类社会也受其支配。二是相信人类过去充满了黑暗和愚昧,而人类未来则是一片光明。”材料中的“他们”
A.大力倡导因信称义B.否定教权主义和专制王权
C.强烈反对宗教信仰D.最早体现自我意识的觉醒
2021-05-22更新 | 32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专题1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