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某位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有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对当前时代的批判:第二阶段,对历史哲学的反思;第三阶段,对社会集体的基本原则的一个界定;第四阶段,对理性局限的揭示。结合所学,这位思想家是
A.洛克B.康德C.伏尔泰D.卢梭
2022-05-2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他们“认为与自然相一致的生活,就是道德的生活,自然指导我们走向作为目标的道德”。“理性决定事物的发展变化,它是世界的主宰,人同自然界一样都产生于最高的理性”。“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普罗塔戈拉D.芝诺
2022-05-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从14世纪到16世纪末期,整个欧洲的文化活动家们都确信他们正经历着“新世纪”,正在实现一种“蜕变”。但当时人们用了一些本来应被扬弃的宗教术语,如“黑暗”和“光明”,“梦”和“醒”,“盲”和“视”,“再生”等,借用《圣经》的词汇来描述这种“感觉”。而他们所能明确说出的缘由,就是古典文化时代的各种文化复活了。这说明文艺复兴(     
A.影响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B.否认了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
C.为启蒙运动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D.尚未成熟的文化体系以取代基督教文化
4 . 有学者曾论述说,近代德国成了许多伟大诗人、作家、作曲家和孜孜不倦的思想家的诞生地,成了“整个世界的教师”。下列各项中,可以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①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主张②贝多芬开创古典音乐的先河
③黑格尔阐述了唯心辩证法的思想④康德道出了启蒙思想的真谛
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2-03-25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七彩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3月阶段性联考历史试题
5 .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1596-1650年)善于用数学推理来解释宇宙的状况,他认为学者对其探讨的问题应先持全面性的怀疑,然后从事物的本质本性去推断真理真相。其观点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否定神学世界观B.强调人性尊严
C.尊重知识的力量D.彰显理性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源于古典时代并渐趋形成的狂欢节,15世纪时在意大利城市居民中得以延伸,当时人们或纵酒饮乐、装神弄鬼、嘲讽当局,或男扮女装、表演走钢丝等。这主要反映了人们
A.复兴古典文化的狂热B.追求世俗人生的愿望
C.极端个人主义的膨胀D.倡导信仰自由的诉求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提出,上帝设立了两个王国,一个属灵王国,即教会,人在这里完全自由;一个俗世王国,即国家,人在这里受国王管辖。二者都是上帝的王国,但又是完全独立的。这一主张的根本意图是(  )
A.阐明国家与教会关系B.否定教权至上观念
C.宣扬宗教信仰的自由D.倡导政治自由平等
2022-02-15更新 | 317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家们的斗争锋芒,主要针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神学。他们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肯定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深信人的智慧和力量能战胜愚昧和黑暗。在新陈代谢的时代潮流中,起了显著的思想解放作用。他们的那些珍贵的艺术品,其课题大部分带有宗教性,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宗教信徒。

——摘编自王正平《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文艺复兴”》

材料二   启蒙运动将人的理性从各种权威的桎梏下彻底解放出来。“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启蒙主义者们对理性的肯定与张扬,为人的解放的实现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周彦霞《论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思想特点,结合所学,以米开朗基罗的一部绘画作品为例简要说明上述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卢梭为例,简述其政治思想中“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的表现,指出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9 . 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的三百多年间,在英法等最早萌发资本主义的国家,涌现出数十位著名的思想家,他们对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时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美好的憧憬和设想。其中不包括
A.解放妇女B.人人平等
C.消灭城乡差别D.暴力手段摧毁旧制度
2022-03-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12月浙江省柯桥区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方向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与法国都是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国家。中法交往有益于世界和平、文明的交流互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计划“关系全局,规定目标,安排轻重缓急的次序”﹔“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不使它失去优点”﹔“计划是杠杆,能把我们的企业界推动……国家干预是市场机制的必要补充,它既弥补了市场机制的不足,同时又会使市场机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法国总统戴高乐,1959-1969年在任

材料二   1964127日格林威治时间11时,中法建交联合公报在北京和巴黎同时发表,全文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商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3个月内任命大使。”这份仅有两句话的建交公报,也许是中国外交史上措辞最为简洁的建交公报,但却被西方媒体评价为引发了“外交核爆炸”。

——摘编自江珂《外交核爆炸——中法建交始末》

法中两大民族都对对方怀有深厚的仰慕和尊敬,两国间存在的这些共同点难道就不会发展成一种越来越深的文化合作吗?无论如何,我们哀心期待这会成为现实。

——摘编自《1964131日戴高乐将军新闻发布会讲话摘录》

材料三   戴高乐的一生都被卷入经常是针锋相对的争论中。但是争论的结论是清楚的,要是没有戴高乐,法国就不可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的悲剧中幸存下来。没有戴高乐,层国就不可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复苏。没有戴高乐,就不会取得法德和解。……没有戴高乐,法兰西精神-----许多世纪以来,它的振作、它的热情奔放、它的光芒、它那特殊性和普遍性独特结合的特点,都一直在鼓舞着全世界-----可能已经消亡,而不是像今天这样具有生命力的强大。

——摘编自【美】尼克松《领袖们》


(1)解读材料一,指出二战后法国的经济模式,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法国加大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及其作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中法建交被西方媒体评价为引发“外交核爆炸”的主要原因,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指出中法两国外交的共同点。
(3)近代以来的法国,人才辈出,深刻影响欧洲乃至世界文明进程。请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
①概述戴高乐在二战期间和二战后对法国和欧洲的重要贡献。
②概述近代以来法国两位思想、美术名人的主要作品及其对近代文明的贡献,并概括其体现的近代法兰西文明的精神核心。
2022-01-0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