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对现实封建专制的批判,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使卢梭一直在苦心思索,“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护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据此,卢梭提出
A.社会契约论B.自然权利说C.权力制衡说D.人民主权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体现了西欧对理性和思想自由的新要求
B.促进西欧民族意识和增强民族国家发展
C.严重动摇了西欧对基督教的信仰根据
D.产生了否定西欧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保存于英国赫里福德教堂的《世界地图》,创作于1300年

1507年德国地理学家瓦尔德泽米勒绘制的《世界地图》

赫里福德《世界地图》被称为“历史”。其顶端是圣经中耶稣复活和审判的整个场景。世界被分为欧洲(地图左下方)亚洲(上方)非洲(右下方)三个部分。以东为上位,中央是耶路撒冷,耶稣受难的画面被绘在城市上方,圣城用圆形的城墙表示,很像一个巨大的神学齿轮。越往地图上方看,聚落分布得越稀疏,长相奇特的怪物和人像也开始渐渐出现。地图底部的一座岛屿矗立着两根圆柱——赫拉克勒斯之柱,标志着古代已知世界的最西端。

瓦尔德泽米勒自称《世界地图》为“宇宙学”——一种描述地与天的科学,他宣示受惠于托勒密(公元2世纪倡导地心说的希腊学者)的理论性、学术性地图和投影法,以及15世纪航海家制作的地图。地图以北为上,因为航海上采取了以北方为主要方向的罗盘方向。地图有清晰的海岸线和陆块、经纬线,顶端供奉的是托勒密和亚美利哥(首次确认美洲是新大陆的航海家)。地图右下角的图例上说“尽管许多古人热衷于测量世界的周长,但他们仍然对很多事情知之甚少;例如,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的亚美利加,曾经不为西方所知,现在已经知道是世界的第四部分”。

——摘编自(英)杰里·布罗顿《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上述两幅世界地图。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提取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举例说明。
5 . 17世纪英国革命的参与者并没有把该事件当成“革命”,通常是称作“清教运动”或“内战”,革命在当时有“现存社会的动荡与破坏”之意。18世纪法国革命的参与者把自己所从事的斗争称作“革命”,革命成了天下最正当、最神圣的事物。这主要是因为
A.革命造成社会动荡减小B.工业革命发展水平不同
C.人民主权观念广泛传播D.宗教改革冲击天主教会
2021-11-10更新 | 780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卢梭认为:“公意是集道德与政治于一体的公共利益意志。公意是法律与主权的来源,公意的公共利益性是建立社会的基础。”这一主张旨在
A.反对维护个人利益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体现人民主体地位D.宣扬直接民主优势
7 . 15世纪的佛罗伦萨,统治者和富商巨贾对来自各方的诗人,学者、艺术家,竞相廷纳,加以庇护。统治者美第奇说:“应该把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们作为天上的神仙对待,而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驼畜。”这些现象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B.促进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C.有利于欧洲社会向近代转型D.推动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这样总结18世纪前期法国印刷业的发展和书籍的出版情况:神学书籍的数量不断下降,而科学、艺术和文学的书籍数量增加;图书馆阅览室、租书店这些公共机构数量井喷,使得公众能够阅读书籍。这从侧面印证了当时法国
A.不断加强封建君主专制B.对印刷业进行革命性改革
C.主导欧洲宗教改革进程D.社会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
2021-11-04更新 | 782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揭露和讽刺了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腐朽糜烂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率性、虚伪和残暴,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阶级不平等和男女不平等,赞美了现世生活和青年男女的爱情,描写了商人、手工业者的智慧和勇敢。这部作品反映出的思想是
A.强调科学精神,主张分权制衡B.反对宗教信仰,倡导天赋人权
C.提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D.肯定人的价值,追求现世幸福
10 . 下表为17、18世纪欧洲社会文化水平的情况表。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
时间有阅读能力的人占法国
总人口的比例(%)
法国妇女的
识宇率(%)
欧洲年均出版新书
(单位;部)
普通人藏书量
(单位:本)
17世纪中叶2914约10001~20
18世纪中叶4727约400020~100
A.启蒙运动对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B.工业化增加了女性就业机会
C.启蒙运动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D.妇女在家庭中地位得到提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