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2 道试题
1 . 中世纪时,受教会影响,简约、朴素的着装受到欧洲人的推崇。下图所示是14、15世纪欧洲的流行服装,女装流行蓬松宽大的袖子,男装流行打褶大衣、紧身裤。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人们渴望摆脱宗教影响B.贵族生活追求奢侈豪华
C.艺术侧重反映百姓生活D.人文精神影响社会风尚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思想与行动”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3 . 意大利教育家维多里诺(1378——1446年)认为,教育要对学生引进体育训练和军事训练,其基本精神是不仅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大方和文雅的举止、动作的柔切性及形态的端庄。维多里诺这一教育思想
A.阐明了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长期束缚
C.体现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D.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4 . 有西方学者指出,“文艺复兴首先得花钱,这些财富来自危险的东方航程,来自计算、投资、贷款、 利息和分红——直到盈余足够买下议院、政府而有余,他们便聘请一位米开朗琪罗"把金钱美化成‘美’,使财产带着艺术的芳香。”上述材料可用于说明文艺复兴
A.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B.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C.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D.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2021-12-29更新 | 1168次组卷 | 45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方传统宗教认为“宗教事是圣事,世俗工作是俗事”,世俗职业不能称“天职”,不具神圣性。马丁·路德指出,鞋匠、农民等和受了圣职的牧师一样,承担了工作的责任。加尔文进一步强调,努力劳作就是履行“天职”,就能成为上帝的“选民”。“天职”一词内涵的变化
A.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B.体现了民众追求政治上的平等
C.反映了西方职业观宗教色彩浓厚D.表明罗马教会思想专制的瓦解
2021-12-28更新 | 701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6 . 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这表明
A.政治运动推动思想观念变化B.工业革命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C.启蒙运动利于民族意识觉醒D.启蒙运动对时尚观念进行改造
7 . 一位学者评论文艺复兴时写道:“中世纪并不是黑暗的,而是多姿多彩的。中世纪会被文艺复兴的干将们贬损,是为了标榜文艺复兴的正当性。”该文作者意在
A.反对把文艺复兴与中世纪对立B.揭示中世纪生活的历史真相
C.用自己的理智去研究文艺复兴D.否定文艺复兴运动的正当性
2021-12-26更新 | 25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苏格拉底被以不尊敬城邦的神及引进新的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告上民众法庭,审判前他的朋友海尔盖莫尼斯对他说:“难道你看不出雅典人的法庭由于言论的影响常常把无辜的人处死,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言辞所引起的恻隐之心或由于申辩的人话说得中听,也常把有罪的人释放了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古代雅典
A.人文精神深刻影响民众B.司法审判程序尚不完善
C.言辞表达决定法官审判D.司法审判贯彻民主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虽然是少数精英分子,但小小的意大利分裂得几乎一城一国,这些精英分子与群众接触并不困难,所以他们能与群众心声相应,并在他们的看法中融入普通市民的情感,这对未来的语言认同意义深远。该学者强调文艺复兴
A.诞生于市民阶层B.促进了民族意识成长
C.抨击了世俗王权D.加速了意大利的分裂
10 . 农民看到教会获得的大量财富不是用于宗教目的,而是用在享乐,感到无比愤慨。城市市民认为天主教的清规戒律对工商业发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贵族则觊觎教会的财产,以上内容主要说明了
A.各阶层对“因信称义”的认同B.天主教会的腐败问题严重
C.西欧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发展D.宗教改革有一定社会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