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百科全书》几乎囊括了18世纪中叶以前欧洲人所取得的全部科学成果,对各个领域的学术和技术做了一次全面总结。在此基础上,它以科学为旗帜,向上层建筑全面进攻,横扫一切与封建制度共生的旧传统、旧观念、旧文化。这表明
A.自然科学影响启蒙运动B.浪漫主义文学开始兴起
C.科学成为启蒙思想核心D.工业革命激化阶级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构建民权政府B.批判神权统治
C.鼓吹人性解放D.主张平等自由
2021-01-08更新 | 521次组卷 | 97卷引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10月份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 (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 .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什么是启蒙?》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 •路德的主张,并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这些构想是材料三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个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文艺复兴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线。文艺复兴代表了理性思考和思想的巨大变化,而不是物质上的巨大变化。文艺复兴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到现世。他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王春生《论文艺复兴的历史影响》


解读材料,提炼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建筑在注重 局部细节的同时又着眼于整体,规模宏大壮阔。长安城街道沿城市中轴线排列,有着严格的对位关系,均为东西向或南北向,端正阔达。街道坊巷整齐划一、秩序井然。建筑一般成方形,并配有前后殿及厢房,各殿之间设置长廊,并有园林与之附和。唐代佛寺和佛塔等宗教建筑空前繁盛,更加融合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特征。唐朝民居多为平面布局,体现我国长幼有序的道德观念,富贵吉祥的人生理想境界。

——摘编自斯达尔汗《唐宋绘画中的建筑表象及其源流研究》等

材料二   意大利文艺复 兴时期建筑师们将各地区不同的建筑风格同古典柱式融合在一起。文艺复兴后期兴起了巴洛克建筑风格,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建筑师伯鲁乃列斯基相信几何图形可以代表并激发美感-圆形、方形再加上建立在数学.上的正确的比例关系,使建筑既清爽又整齐。由于理性、单纯的几何造型,让人不再有之前宗教建筑的压抑感和神秘感。罗马修建了许多的广场,在广场上,人们除了在这里举办各种节日庆典,平日里这里更是市民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摘编自张盛《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特点的演变》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唐代建筑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建筑成果辉煌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对西方社会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从16世纪下半叶起,英国皇家学会、法兰西科学院等先后成立。这些科学社团旨在“把先前分散孤立的科学家集合起来以便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帮助”,许多人因为科学上的贡献被封为贵族。这说明英法两国
A.政府对科学家的控制加强B.科学开始从宗教神学中独立
C.科学研究成果领先于世界D.科学研究的组织化和建制化
7 . 欧洲中世纪的通行文字是拉丁文,《圣经》就是典型。但到近代初期方言文学勃兴。很多思想家对此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但丁对于意大利语,拉伯雷对于法语,马丁•路德对于德语。这一现象
A.促成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B.导致欧洲陷入四分五裂
C.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启蒙思想D.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2020-12-08更新 | 172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西浦北县金浦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10月份考试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致力于让宗教生活日常化,人们作为个体去面对上帝,不必再经过教会,对上帝的信任和对《圣经》的遵守成为宗教徒的个人世俗事务,确立了禁欲主义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原则。在工业革命时期,西方把个人抬高到无可非议的地位,认为每个人在体力和智力上都是绝对平等的,所有的人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倡导拥有不受任何权威限制的绝对自由,至此,西方个人主义传统逐渐完善。19世纪以来,个人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美国,通过立法等形式不断强化个人主义。

材料二   中国传统国家主义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以皇权至上为价值基础的一种普遍存在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观念体系。在封建社会,重视国家公共权力,重集权,重义务。至20世纪前期,传统社会的变动以及西方启蒙思潮的传入,倡导爱国主义、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国人改造中国的新国家主义产生。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国民心态也有了大幅度的跃升,“中国世纪”的国民意识和爱国主义不断凸显。当代中国,国家主义内涵不断丰富并被纳入法制化轨道,这与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具有很大契合度。

——摘编自曹长香《中国传统国家主义的发端及其对近代和现代社会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演变的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国家主义对近现代社会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苏格拉底把雅典面临重重危机的根本原因归结为道德沦丧,其救治方案就是要转变人的灵魂,以道德兴邦,重塑正义。为此,他提出了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社会契约论C.美德即知识D.人民主权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提出这个观点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A.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