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B.古代希腊人缺乏法律观念
C.古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2018-12-21更新 | 73次组卷 | 3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5世纪,意大利掀起了一股艺术品投资和消费热潮。教堂、公共建筑内装饰着宗教画和雕塑,私人住宅悬挂着个人或宗族肖像和小型人物雕像。美第奇家族购买一件希腊式花瓶花费4850弗洛林,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向佛罗伦萨著名艺术家吉尔伯蒂订制的一件法冠耗资3.8万弗洛林。这一现象
A.表明资产阶级热衷于艺术品投资
B.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
C.表明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导致社会奢侈风气盛行
4 . 当传教士把中国文化带回欧洲后,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就感觉到这是一个以道德为本的、以人的自我提升为主的文化。中国和西方的传统宗教文化完全不一样,是以人为本的。由此可知
A.西方近代人本主义源自中国文化
B.中国文化孕育着西方近代人文精神
C.中国古代文化逐渐摒弃了神秘色彩
D.启蒙运动从中国文化中汲取了营养
2018-10-27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5 . 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下列与其哲学思想相似的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是
A.“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B.“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C.“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D.“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2018-10-15更新 | 618次组卷 | 3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荀况《荀子·性恶》

材料三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   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美德的本性和性质,我们也必须在一个假设之下来问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问题,就像这样:如果美德是属于这样一类心灵的善,它是否应该由教育而来?让我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知识或不是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是由教育来的或不是由教育来的?……但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呢?或毋宁说,是否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只有知识是由教育而来的呢?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孟子、荀子、王阳明、苏格拉底在人性观问题上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扩展人的善性,他们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解决途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东西方先哲强调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其侧重点及目的有何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卢梭认为在民主国家,主权应属于全体人民,主权不可转让、分割,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对卢梭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B.与雅典的民主制本质相同
C.可能导致侵犯人民的自由
D.赞同三权分立的思想
9 . 西方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曾说:“两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脚注而已。”怀特海这句话强调的是
A.古希腊哲学对西方哲学影响深远
B.古希腊哲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C.西方哲学思想的原创性相对薄弱
D.西方哲学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
10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其历史作用的共同点
A.发展了人文主义
B.否定了宗教的作用
C.抨击了封建制度
D.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