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据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中描述,面对死刑的审判结果苏格拉底说道:“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他拒绝了在朋友的帮助下获得免刑的机会,最终慷慨赴死。由此可知,苏格拉底认为
A.社会的公平正义彻底崩溃B.法律判决的结果符合正义
C.法律应具有独立的权威性D.主张建立正义的法律秩序
2 .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人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B.人民主权C.自由平等D.三权分立
2020-02-11更新 | 971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3 . 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的产生不能脱离中世纪在各个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它并不是这些方面的简单的数的增长,而是有了质的变化。”这里的“质的变化”是指
A.弘扬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与文化B.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C.将宗教信仰与抨击专制相结合D.抛弃了天主教会的思想
2020-02-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B.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C.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D.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2020-02-10更新 | 126次组卷 | 45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认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以下不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文艺复兴只是上层知识界的思想解放,宗教改革才是广泛群体的社会运动
B.文艺复兴仅是生活层面的人文追求,宗教改革则是内容更广泛的社会变革
C.文艺复兴导致了私欲膨胀,宗教改革却塑造了严谨积极的社会秩序
D.文艺复兴推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宗教改革则是降低了上帝的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A.思想统一,天下归一B.民主权利,源远流长
C.反对迷信,蔑视神权D.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2020-01-21更新 | 67次组卷 | 47卷引用:安徽省五河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伏尔泰在描绘心目中理想政治体制时说:“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倘使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在这个政府里,老爷们高贵而不骄横,且无家臣;在这个政府里,人民心安理得地参与国事。”这表明伏尔泰
A.主张开明的君主体制B.提倡天赋人权
C.反对限制君主的权力D.强调分权制衡
9 . 有学者研究发现,宗教改革时期,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会,都致力于重新制定缔结婚约的规则,给有效婚姻的缔结附加了一些条件,其中“子女的婚姻需要得到父母的同意”成为欧洲社会各界普遍提出的一个要求。这表明宗教改革时期
A.新旧宗教趋于合流B.社会矛盾趋于缓和
C.自由婚恋成为主流D.家长权威得到尊重
10 . 学者罗竹风在《宗教通史简编》中提到:“在路德因信称义的潜台词里包含着解放人的个性的革命主张。它从神学角度论证了宗教的和现实的人身依附的不合理性。”文中“因信称义的潜台词”是指
A.精神自由和灵魂救赎自主权B.破除一切宗教的影响
C.依靠教阶制度和圣礼来得救D.为发财致富进行辩护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