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近代意大利哲学家皮科(1463-1494)认为:“人性并非自出生就已被决定,上帝并不用铁的必然法则来束缚人,而是给人以意志和行动的自由。”皮科的本质意图是
A.质疑宗教信仰以提升人的主体地位
B.肯定人性以转化人感知世界的视角
C.否定上帝权威以推动自然科学发展
D.批判君主专制推动人文精神发展
2 . 早在西方启蒙运动之前就有人指出,实际上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协定,国民对君主承担相应的义务,而君主对国民具有保护义务,这反映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社会契约的理念
C.革命权利的学说
D.天赋人权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卢梭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自然人”,这类人不受等级、职业的束缚,按其本性发展,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这一主张反映了卢梭的
A.“社会契约论”
B.“人生而自由说”
C.“人民主权说”
D.“废除私有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蒋百里在《欧洲文艺复兴史》中说,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同流而异趋”、“二者在智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在方法上二者都大力主张借古变今
B.异趋指二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
C.同流指二者都带有复古运动的色彩
D.在评价体系上二者对教廷褒贬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与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体现“离异”和“回归”特点的作品是
A.《神曲》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九十五条论纲”
D.《论法的精神》
2017-12-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11月“八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这些主张
A.反对宗教信仰,倡导自由平等B.抨击教会权威,倡导信仰得救
C.倡导理性主义,主张平等法治D.反对宗教狂热,维护现存契约
2017-11-30更新 | 6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4世纪中叶,英国颁布了教职选举规章和“王权侵害罪法”,前者规定英国教士的选举不受教皇干涉,概由本国解决,后者则禁止人们把司法案件从英国带到罗马教廷上诉,否则按侵害王权罪论处。这反映出英国
A.不承认罗马教廷B.世俗王权不断加强
C.把新教作为国教D.推崇宗教信仰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法国著名油画家布歇此时绘制了中国风作品——《中国捕鱼风光》这幅油画反映出
A.“西学东渐”成果斐然B.启蒙运动汲取东方营养
C.“中学西传”成为主流D.文艺复兴借鉴中国文明
9 . 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被称为文学三杰的是
①薄伽丘   但丁   ③莎士比亚   ④彼特拉克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0 . 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
A.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
B.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
C.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
2017-11-16更新 | 679次组卷 | 37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18届高三一模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