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4 道试题
1 . 中世纪欧洲盛行的音乐,如奥尔加农和基督教音乐,几乎都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15世纪后,在自己作品上署名的现象非常普遍,涌现了大量流芳百世的作曲家。这反映了当时社会
A.自我意识的觉醒B.文学艺术的繁荣C.追名逐利的风气D.宗教信仰的弱化
2 . 18世纪下半期,巴黎三分之二的房屋开始有了孩子单独的卧室,七分之一的房屋有专用的餐厅;1789年,法国革命政府终止了各种形式的司法酷刑;1792年,法国首次采用断头台,减少罪犯痛苦,因为即使死刑犯“亦是血肉之躯”。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A.人文主义深入到家庭内部B.思想解放影响社会关系
C.革命体现启蒙思想的原则D.民主政治得到快速发展
3 . 基督教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重要分支,该分支认为应用希腊文的《圣经》原初版本来代替教会长老、亚里士多德和中世纪学者的注疏。基督教人文主义者的这一做法
A.实质上与路德宗教改革精神--致B.旨在推动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C.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D.是为了破除人们对《圣经》的崇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列历史人物中提倡“人类生而平等”思想的有
①朱熹②西塞罗③薄伽丘④康德
A.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④D.①③
2021-08-25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以路德为代表的市民阶级同以萨克森选侯为代表的世俗贵族阶级结成了反对罗马教廷的同盟。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
A.二者都有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B.民族矛盾成为德意志主要矛盾
C.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D.建立资产阶级廉俭教会的需求
6 . 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最终消除了对王权的制约,还消除了人们对跨国的天主教会的忠诚。它使各个国家都陷入内战和动乱,从而迫使世俗政府来维持秩序和决定信仰的条件。据此推知,宗教改革
A.确立了“宗教宽容”的思想原则B.实现了西欧世俗王权的至高无上
C.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意识的发展D.削弱了欧洲民众对基督教的信仰
2021-06-10更新 | 240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9年高三起点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7 . 14世纪,意大利积累起大量的财富,银行业的发展使意大利成为欧洲大部分债务的债权人,中世纪贵族的世袭身份被打破,银行家和富商较少关注自己在宗教世界的地位,而更加热衷于用财富换取爵位。该现象的出现反映出当时(   )
A.人们的社会生活更趋世俗化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宗教神权遭到了反对
2021-06-04更新 | 42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十堰市郧阳中学、十堰市第一中学2021 届高三仿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上述思想是
A.民主自由B.社会契约
C.人民主权D.天赋人权
2021-06-03更新 | 32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冲刺联合押题(一)历史试题
9 . 新教主张“将圣经翻译成各地的语言,可以用多种语言来解释教义”、“人可以凭借信仰与神沟通,不必通过教会与神职人员,教会只是教徒的团体,神职人员只是承担教会工作的教徒。”其实,这是对神职人员道德腐化的一种尖锐回应。这一“回应”
A.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B.弱化民众对上帝的信仰
C.开始关注人生活的世界D.动摇封建专制理论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认为,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的选择,争取不留下遗憾;如果遗憾了,就理智地面对它,然后争取改变;假若也不能改变,就勇敢地接受,不要后悔,继续朝前走。这一观点
A.以人的感觉判定一切B.否定宗教神话的作用
C.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D.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