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2 . 英国莎士比亚(1564﹣1616)的《冬天的故事》第三幕第二场台词:“我们这次(审判)要尽力避免暴虐,因为我们已经按照法律的程序公开进行,有罪无罪,总可以见个分晓。……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这些台词反映当时英国社会
A.普遍认可法律精神价值
B.限制王权成为大众意识
C.法治已经取代了人治
D.呼吁司法应公正平等
3 . “在肯定人的显示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又仰望上帝的恩典,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秉性赋予了人间的帝王。”这段话可能是在评述
A.古希腊的哲学著作B.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
C.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构想D.19世纪浪漫主义的诗作
4 . 薄伽丘的《十日谈》被称为“人曲”,是因为它( )
A.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使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D.打碎了基督教神权统治枷锁
5 . “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材料评价的历史事件当是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2016-11-27更新 | 731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文科历史试卷
6 . 启蒙思想家所推崇的“理性”是指(  )
A.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B.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C.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D.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2014-09-05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海南临临高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欧洲启蒙运动较之文艺复兴运动,其最突出的特色在于:
A.它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B.它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
C.它理性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宣扬和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D.它促使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