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一份11世纪的教会文献指出:任何人接受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任命为主教或院长,教会将不予承认,并剥夺其进入教会的权利。同样地,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若将主教职或其他神职授予他人,将受到天主的谴责,失去永生的机会。材料说明罗马教会
A.注重与君主协商教会事务
B.严禁授予君主与贵族教职
C.避免世俗君主干涉教会人事权
D.防范教宗与世俗君主贵族合作
2019-06-01更新 | 610次组卷 | 22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2019-01-30更新 | 3663次组卷 | 88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伏尔泰在一封信中说:“启蒙运动已普遍展开,一有机会马上就会爆发,而那一爆发将非同小可。”这里的“非同小可”主要表现为
A.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B.启蒙思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C.启蒙运动提出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
D.人文主义思潮迅速发展为理性主义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民对君可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材料观点类似于启蒙运动所倡导的
A.权力制衡
B.君主立宪
C.天赋人权
D.社会契约
2016-11-27更新 | 330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朝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