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们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的思想。这一主张(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宗教角度论证了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2 . 马丁·路德认为上帝之道的两种形式(福音和律法)不可偏废,在肯定上帝福音的基础上,律法(以国王名义颁布的成文法)作为上帝的意志来约束人的罪行是必要的。由此可知,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     
A.重申了人人平等的原则B.颠覆了天主教神学教条
C.为启蒙思想奠定了基础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3 . “卢梭并不认可启蒙思想家的怀疑精神能够把人们的心灵从对自然、对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的说法。他认为,人们过度依靠理性,就必然失去了自由的意志和过上自主而自然生活的可能。理性只适合用以建立一种人为的政治社会,而不适用于培养自然的习性与美德。”据此可知,卢梭(     
A.主张用情感取代理性B.背离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
C.注重自然情感的驱动D.试图调解理性与神学的矛盾
2023-03-24更新 | 2054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6世纪初的思想家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写道:“神父们宣称‘草草背出祷告词,就算是合宜地履行了职责’;假如上帝能听到或听懂他们虚弱无力的祷告,我将十分惊讶。”他的著作《基督徒战士手册》号召弱化圣礼的重要性,并为人们的道德生活提供指导。这反映出伊拉斯谟(     
A.改变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B.揭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C.对教会进行人文主义批判D.突破了文艺复兴思想的界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像北美原住民那样的群体,并没有运用理性来劳动的能力,因此他们生存的地方,就理应让当时具有充分劳动能力的英国资产阶级那样的群体去占有。洛克的认识可以说明(     
A.启蒙程度决定历史判断B.地域因素制约历史研究
C.个人立场影响历史认知D.文明水平左右历史结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5世纪以前,西亚北非、欧洲的许多人主要通过瓷器、丝绸等商品认识中国,极少数到过中国的人,也多倾向于描述中国的富庶,这导致中国文化在异域人眼中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中国文化的神秘感在欧洲消散主要得益于(       
A.启蒙运动的高涨B.工业革命的开展
C.三角贸易的兴起D.世界市场的形成
7 . 如图选自笛卡尔(1596—1650年)《论人》,展现了感觉和手的运动的关系。由此可知(     

A.文艺复兴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B.上帝的视角决定着人类的认知
C.人对外部刺激的感知是盲动的D.理性是认识和通向真理的途径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5世纪,意大利人为了使服装符合人体结构和方便运动,通常在关节处留出缝隙并用绳带连接,使里面的白色内衣露出来,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可以摘卸、独立剪裁、独立制作的袖子。意大利人的这一服饰风格(     
A.成为挑战神学世界观的关键B.借鉴了科学革命的研究成果
C.反映出新教倡导节俭的观念D.渗透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9 . 近代英国,咖啡馆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场所。人们甚至把咖啡馆称为“一便士大学”,因为当时的咖啡馆消费不高,一杯咖啡只要一便士,而知识上的收获却很多。这一现象反映了近代英国(       
A.饮食习惯发生变化B.社会开放与活力增强
C.高等教育不断发展D.阶层之间的流动增多
10 . 某一思想解放运动,一方面将对腐朽制度的仇恨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完全对立起来;另一方面,把自然问题同社会问题视为性质上近似的问题。下列对这一运动解释正确的是(     
①其精神内核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②思想家相信进步,相信社会将趋于完美
③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武器
④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促进了该思想运动的出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