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构建民权政府B.批判神权统治
C.鼓吹人性解放D.主张平等自由
2021-01-08更新 | 521次组卷 | 9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和法制
2020-11-20更新 | 328次组卷 | 100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A.洛克B.狄德罗C.孟德斯鸠D.伏尔泰
2020-11-19更新 | 316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历史试卷
4 . 1348年黑死病肆虐洲,疫情过后,人们抛弃了天国的幻梦,宣扬幸福在人间。伴随着这个过程的是人格的觉醒,人开始成为“精神的个体”,并且从这个角度开始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材料可以用来解释
A.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B.病菌威胁人类的生存
C.文艺复兴出现的背景D.宗教改革有其必然性
5 . 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是
A.反对禁欲主义
B.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矛头直指教皇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
2020-10-23更新 | 162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6 . 马丁·路德把基督教经典翻译成德文,使得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可以用同一种语言交流。对德国来说,马丁·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B.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促进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萌发
D.宗教改革使德意志实现了民族国家独立
2020-09-22更新 | 998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考班)
7 .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经验”主要是基于
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B.权威的判断与历史传统
C.自然科学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D.民族国家的意志与精神
2020-09-18更新 | 794次组卷 | 9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8 . 十三世纪末,意大利开始充满具有个性的人物,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来认识自己。当这种对于个人发展的推动力量和一种掌握当时一切文化要素的特性结合起来时,于是就产生了意大利所独有的“多才多艺的人”——全才。以下不属于“多才多艺的人”思想的是
A.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B.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憎恶
C.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D.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2020-08-31更新 | 18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马丁·路德说: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 ……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得到这些礼物。马丁·路德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宣扬(     
A.上帝的权威B.因行称义C.先定论D.因信称义
10 . 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曾这样评价一位启蒙思想家:他首先发现了人性中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矛盾,并且自觉地去探讨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提出了“回到自然”的人性构想和建立“社会契约”的政治理想。这位思想家是
A.洛克B.伏尔泰C.卢梭D.孟德斯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