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可见,两者的本质差异体现在是否
A.批判封建专制的思想
B.反映新生产关系的发展
C.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
D.对未来社会有制度构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罗马教会授意马丁·路德宣布放弃一己之见,然而路德说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抗辩词:“我不能在教皇或教会之下委曲我的信仰……我只信奉《圣经》……我不能,亦不会放弃。”这里路德坚持的“一己之见”是指
A.废除罗马教会
B.信仰即可得救
C.王权高于教权
D.简化宗教仪式
2017-08-14更新 | 640次组卷 | 3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2017-07-18更新 | 5283次组卷 | 15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综合评价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运用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可以用来说明:
A.宗教改革发生的必然性
B.灵魂自救途径的转变
C.信徒地位的重大变化
D.新教主张过世俗生活
2017-05-15更新 | 662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科)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其意义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2016-11-27更新 | 894次组卷 | 50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柏拉图认为,让哲学家的智慧受缚于法律僵硬的形式和教条,就等于让真知识服从于“意见”,让大智慧屈从于习俗与偏见。法律是因为一般人固有的缺陷而设立的,而哲学家却没有这样的缺陷。柏拉图的上述观点
A.提倡哲学家主导法律的制定
B.强调人的尊严和权威
C.表达对现实不良政治的不满
D.开创理性主义的传统
2016-11-27更新 | 268次组卷 | 2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遵守同样的制约,享受同样的权利,以此反对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这一主张是
A.天赋人权说B.三权分立说C.人民主权说D.社会契约论
8 .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最可能指的是
A.上帝
B.罗马教皇
C.君主
D.马丁·路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把它(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改变成一种社会契约而非政治契约。在他看来,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议。”此处材料反映的思想可能是
A.卢梭B.孟德斯鸠C.康德D.伏尔泰
10 . 赫尔德尔评价说他是“德意志民族的导师”和“促使欧洲觉醒的改革家”,托马斯曼评价他“提出人与上帝之间的直接联系”,从而促进了民主。材料中人物的活动对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B.运用强硬手段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C.使近代的自然科学最终形成
D.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