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西方哲学的发展史来看,智者的出现应当说是西方哲学的重要事件。这不仅因为它直接反映了当时希腊雅典的社会风气和文明程度,更重要的是它推动了西方哲学的重要转变。早期的古希腊哲学家都可以看作是自然哲学家,他们对自然的解释使得他们被当时的人们看作是最有智慧的人。对他们来说,解释自然是人性求知使然。但是,智者的出现使这种情况发生了重要变化。

——摘自丛日云主编《西方文明讲演录》

材料二   毋庸置疑,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知识分子,希腊文化的智慧无论在任何世界都通用,他一定把这些道理言传身教给了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在前线时,一直随身携带老师亚里士多德校订并赠送给他的叙事史诗《伊利亚特》。

——引自[日]本村凌二《地中海世界与罗马帝国》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智者出现的时代背景及其推动西方哲学所发生的重要转折。
(2)根据材料二,例举亚历山大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哪些“言传身教”?希腊人创造出的城邦文化富含科学精神,请以亚里士多德在生物学方面的成就为例,加以简要说明。
2022-03-30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08 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罗马-【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19世纪欧洲贵族地位变化大事表(部分)

法国俄国英国
国王路易十四(16381715)时期,出现了一整套等级分明的规则和礼仪。成了欧洲各国宫廷模仿的榜样。
17898月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宣称“在权利方西,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1714年,沙皇颁布法令,将贵族的领地由有条件占有变成贵族私产。
1861年,俄国贵族失去了免费劳动力和近一半的土地。
1761年,英国下院中60%是贵族。
1832年议会改革中,苏格兰和爱尔兰选区茨得13个议席,新兴工业城市选区获得65个议会席位。
18~19世纪欧洲社会贵族阶层走向衰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任选两个角度)加以说明。
2022-01-20更新 | 192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6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86年以后,德意志开始了新一轮帝国层面的国家构建。

1517年,马丁·路德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1521年,帝国议会通过决议,禁止在德意志传播路德的思想。同时,颁布法令,规定帝国内部实行永久性和平,帝国成员间的纠纷不得通过武力解决。查理五世皇帝和各等级达成一致:整个帝国设10个行政区,重组帝国最高法院,除由皇帝任命的大法官外,帝国最高法院共有24名陪审法官,其中,皇帝可以独自任命6名,其他法官由教会选侯与行政区、世俗选侯与行政区、皇帝与帝国各等级联合任命。帝国各等级同意根据“税收和军事摊派相综合”的方式,由选侯和世俗侯爵、伯爵,男爵、大主教、主教、高级教士、帝国女修道院院长和帝国城市组建帝国军队。

1520年到1599年,帝国议会每10年召开的次数依次为9次、3次,8次、4次、5次、3次、1次、2次。

——摘编自马克斯·布劳巴赫《德意志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德意志帝国国家构建取得的进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对德意志帝国国家构建的影响。
2021-09-27更新 | 2875次组卷 | 16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文化史-考点33西方思想解放历程和科技文艺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由此,“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材料二:



陶片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克里斯梯尼是如何进一步推进梭伦改革的?有何意义?

材料三: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格拉底选择做一名“社会道德教师”的原因。
2021-09-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18章古代希腊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反复考验一切世俗的命题,直至真善美的概念水落石出,从而为个人行为提供真实可靠的指导……结果却是将他自己置于了城邦及其人民的对立面。

——吴晓群《希腊思想与文化》

材料二: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共同特点是,要在政治走向衰亡的时代改造人。此外,孔子试图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而加以改造,而首先把人看作个体的苏格拉底却与之相去甚远。为了实现改造人的目的,二人采取的方法截然不同。

——乌利希·道姆《欧洲人眼中的孔子和苏格拉底》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其历史价值。
(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二,分析孔子与苏格拉底对“人”的认识有何不同?“二人采取的方法截然不同”体现在哪里?
2021-09-25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18章古代希腊
6 . 制度创新和人文情怀是时代的两个重要驱动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重要发展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苏格拉底的灵魂深处,为了坚守自己的理念,他选择了“神所给予最容易的死法”,规避了人生最痛苦的时刻。他表现出英勇不屈的精神。选择死亡,直面死亡,等待死亡,临危不惧。对于死亡,他毫无申辩之词,因为他认为他是在践行真理与正义,在他的思想中,“守法就是正义”,违背了神的意志的“法”,就是非正义。最终毫不犹豫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摘自(古希腊)色诺芬《苏格拉底评传》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对这种模式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亚当·斯密和大为·李嘉图从经济学的角度予以支持,杰里米·边沁则从伦理学的角度予以支持。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论证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只有在最“自由”的状态下才能最好地发展,一切国家干预都会对经济规律不受节制地起作用,才能把这个国家引向富强。杰里米·边沁告诫说:良好的社会应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只有当每一个人都追求到他自己的最大利益时,全社会的最大利益才能够实现。斯密——李嘉图的“自由经济理论”和边沁的“功利主义”是英国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英国走上了自有资本主义道路。

——摘自钱乘旦许杰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马奇诺防线,是法国在20世纪30年代为了防御德国和意大利,在边境线上修建的一批国防永备工事的总称。还在设计筹备阶段时,它就吸引了当时世界各国军方的注目。建造完成后,其规模之大、构思之精妙,都不禁让人啧啧称奇,一时间被认为是“牢不可破的要塞”。但是,由于法国在“二战”前期迅速败北投降的糟糕表现,使得战后马奇诺防线背负了太多的骂名。

——摘自翁伟力《最强防线的破灭——二战马奇诺防线》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选择去“死”的原因。结合所学,苏格拉底“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对后世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工业化模式形成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从最“自由”的状态这一角度指出英国实现工业化的经济学理论、代表作及其对英国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法国修建马奇诺防线的目的。结合所学,说明“马奇诺防线背负了太多的骂名”的原因。
2021-08-23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B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将诚信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个人如此,国家也同样如此。对于国家而言,“民无信不立”。对于个人而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中说,就与人交往来说,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判断他人来说,则是“听其言而观其行”。据《论语·卫灵公》记载:“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否?”’《中庸》指出:“诚者,自成也。”真诚是自我的完善,也是一切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河南程氏遗书》卷云:“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诫,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弄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

——摘编自黎红雷《儒家诚信思想的三个维度》

材料二   在西方诚信观念的发展演变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领域的思想家都对这一概念产生过深刻影响。这个概念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添加进去的,融合了不同时期的思想成分。古希腊的城邦公民德性、古罗马的契约精神、中世纪的救赎道德、宗教改革的“因信称义”及资本主义的信用精神,都成为这一概念的文化因子。

——摘编自李嘉莉等《西方诚信观念:历史嬗变中的综合》

材料三   儒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丰富的处世哲学,至今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儒家历来注重诚信,认为诚信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社会秩序稳定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利益追求最大化导致人们价值观发生变化,一些人集体主义思想淡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不断滋生,诚信缺失成为不可忽视的负面道德现象。

——王艳波《儒家诚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儒家诚信观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诚信观念的“文化因子”,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诚信观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方对“人”的看法

材料   5世纪至20世纪西方人对“人”的看法

时间西方人对“人”的看法
5世纪被称为基督教"圣人”的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论述神圣的照管及人类的历史,提醒神的国度是属灵及永垂不朽的,而并非是这世界任一国家能取代的(注:《上帝之城》后来成为基督教的经典之一)。
16世纪拉伯雷《巨人传》中人物之一的高康大,刚刚出生时一天要吃一万七千多头奶牛的奶,不到两岁就长了一个十八层的下巴。从三岁到五岁,他的生活就是喝、吃、睡;吃、睡、喝;睡、喝、吃。
18世纪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认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必须通过人去研究社会,通过社会去研究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中的人。”
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所有脱离联邦并回到邦联掌控下的州之奴隶最迟于186311日后当被解放”。1865131日国会通知各州议员批准将成为美国宪法第13号修正案的法案,其禁止美国国土上任何的畜奴行为。
20世纪前期19147月,大约2379万女性公民中,就业总数为590万;到19187月,就业妇女总数达83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自愿为国效力。1918年,英国议会下院通过法案,600万年满30岁的女户主获得选举权;1927年,英国妇女取得了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

(1)根据材料,说说奥古斯丁、拉伯雷和卢梭心中的“人”是怎样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以来“人”的变化及背景。
2021-06-05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2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十分高大,可以同时容纳三万人从事宗教礼拜活动,至今仍是佛罗伦萨最高的建筑物。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造是为了纪念市民意识的觉醒和市民的胜利。设计师阿诺尔福在拉丁十字形的设计中隐藏了古典的集中形制。建筑师布鲁内列斯奇亲自探访古罗马遗迹,从中寻找灵感,精通机械学,在建筑过程中创造工具,使技术与建筑相结合。大教堂是一座混合风格的建筑,它同时具有古典式,罗曼式,哥特式和伊斯兰式建筑的特征。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比“复兴”更加重要的是创新,佛罗伦萨大教堂在旧有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技术的创新,建筑语言的创新,建筑风格的创新,传达了与中世纪神学思想不同的人文主义思想,因而被认为是文艺复兴运动建筑的开端。

——摘编自李贻娴《佛罗伦萨大教堂与文艺复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佛罗伦萨大教堂成功修建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历史价值。
2021-06-02更新 | 252次组卷 | 5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一轮巩固卷4
10 . 阅读《工业文明孕育期社会变革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经济、思想文化、政治的要素分类,在带△的方框内填写适当的历史事件。
(2)在图中找到与启蒙运动相关的四个箭头,对箭头的含义做出合适的解释。
示例:箭头①:启蒙思想产生于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启蒙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之一。
箭头②:
箭头③:
箭头④:
2021-05-27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1期)-专题1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