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18世纪苏格兰涌现出了一批思想家,如弗朗西斯·哈奇森、亚当·斯密、大卫·休谟、亚当·弗格森等。历史学家将此称为苏格兰启蒙运动,它与法国启蒙运动相比,有着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格兰启蒙运动发生于光荣革命之后,1707年与英格兰的政治合并更进一步确认与保障了自由宪政体制,因而可以说它本身就是在一种自由主义的政治生态下兴起的。苏格兰启蒙运动所持有的“常识理性”又称为“经验理性”。这是一种外视的、归纳的、肯定的理性,表现为审慎、改良和渐进的精神气质。“常识理性”坚持理性范围在于事实领域,即经验世界。理性是一种知性的能力,通过对感觉经验的归纳获得相对真理,也就是获得一种实用的知识,而不是精确、永恒的真理。因此,理性不能成为合理性的唯一标志,也不能构建一个普适性的合理体系。

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持有的“建构理性”又可称之为“先验理性”。这是一种批判的(否定的)、建构的理性,表现出激进的、革命的和断裂的精神气质。“建构理性”把理性看做人的标志,包括认知理性和实践理性两个方面:认知理性是一种发现真理、建立真理和确定真理的能力;而实践理性则是人类行动的道德律,具有无私、善的特点,它高于情感,并制约情感来依照道德律行动。

——摘编自《苏格兰:现代世界文明的起点》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苏格兰常识理性与法国建构理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1-01-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是阿尔卑斯山以南富庶世界……的一场富丽浮华的时髦风潮,而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虔诚深刻的思想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键词及简介

关键词简介
“银行家”文艺复兴看似是一场文化运动且改变的是中古世纪的艺术形式,其实背后隐藏的是新兴的“银行家"团体与罗马教皇之间不可调和的经济利益冲突。当越来越腐化的天主教廷为了穷奢极欲的糜烂生活一次又一次地将手伸向佛罗伦萨商业领袖们的钱袋子时,这个极其富裕的阶层意识到了推翻神权正当性的迫切必要性,于是希望以艺术为手段去除教会头上的光环,文艺复兴运动才得以展开。
“赎罪券"文艺复兴运动切断了天主教廷向西欧最富有阶层贷款的财路,迫使习惯了纸醉金迷的教皇们急于寻莪其他能够弥补他们巨大财政亏空的方法,“赎罪券"这个万恶的搜刮民脂民膏的宗教工具就登上了历史舞台。然而其彻头彻尾的欺骗性最终还是被一个叫作马丁—路德的日耳曼僧侣所揭穿,并主导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摘编自赵林《西方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该学者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个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文艺复兴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线。文艺复兴代表了理性思考和思想的巨大变化,而不是物质上的巨大变化。文艺复兴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到现世。他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王春生《论文艺复兴的历史影响》


解读材料,提炼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在古典文学和艺术品中找到了灵感,反抗权威和经院体系,这是对理智迫害的反抗。德国的宗教改革则是宗教上的觉醒或复兴——为了反抗信仰的机械性而做出的心灵反抗。

尽管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导者持有反理性主义的态度,但新的宗教运动与文艺复兴一样培育了批评、反思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宗教改革运动拒绝将教会视为基督教信仰的仲裁者,将宗教诉诸《圣经》和个人良知,赋予理性以判断宗教教义的权利,并鼓励理智主义和个人主义。

——摘编自弗兰克梯利《西方哲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西方“人文主义发展”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宗教改革对欧洲近代早期的历史演进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斯.韦伯认为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信仰,尤其是加尔文派新教,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进而认为新教“制造了近代民主”、“导致近代资本主义”、“是近代科学之父”。但此后几十年中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强调宗教改革有其深厚的中世纪根源,一开始并未与中世纪基督教断裂,它“主要是一场宗教运动.理论具有超现实与超自然的特点”,“关注的是从地狱中拯救灵魂,对他们来说,来世的事务更重要”,他们由此认为宗教改革不是近代之始,不是西方通向“现代性”的必然基石。

——摘编自刘城《马克斯·韦伯与二十世纪宗教改革史学》


评材料中关于宗教改革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6 . 阅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有关平等观的对比表

——摘编自王培培《卢梭平等观与马克思平等观的比较》、冯沽《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后,古希腊公民的个人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使得人性得到高度尊重,自由成为了古希腊人的追求,这也导致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文明中有了生长的土壤。古希腊人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地进行创作。于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了思想自由”。

——摘编自刘冷然《由古代希腊文化探其人文精神》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呼“个性解放”“人的自由”,提出人要摆脱“神学”的束缚,人可以达到一切他想达到的目的。到启蒙运动时期,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更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自由被认定为是一种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

——摘编自孙兴《论近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

材料三   18世纪各门类科学确立以来,科学的实证、理性精神以及基于其上的启蒙自由、怀疑批判精神成为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推动启蒙运动在反封建、反教会方面较文艺复兴更加明确和彻底,沉重打击了教会和专制政治。

——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给以上三则材料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20-11-11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沙龙是指17至18世纪西欧上流社会文学、艺术、社会问题的讨论场所和社交场所,是围绕一个沙龙女主人开展的社交艺术活动,以法国沙龙最为典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世纪法国沙龙的核心人物是著名的朗布依埃侯爵夫人,沙龙谈话主题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被称为文化沙龙。出入者多为社会名流,充满贵族气息、矫揉造作和高雅高尚的刻意追求。

进入18世纪,沙龙表现出不同于前一世纪的风格。首先,女性在沙龙中拥有更多的权利并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其次,参与沙龙的人从作家、哲学家、政治家到科学家、宗教人士等;再次,沙龙类型也更多样,如哲学沙龙、百科全书派沙龙、政治沙龙等。沙龙社交谈话涉及的领域也更为广泛,由教育的作用、文学的探讨转为哲学、科学、宗教的思考中心。除此之外,沙龙社交也涉及到政治领域,法国大革命时沙龙成为革命思想传播的场所,各种党派在沙龙中聚合,宣传自己的革命理论和政治信仰。

19世纪的沙龙尽管还保存着形式上的存在,但已失去了往昔的繁荣和地位。

——摘编自(法)斐莲娜·封·德·海登林许《沙龙——失落的文化摇篮》等


(1)编写一幕发生在18世纪法国巴黎沙龙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法国当时政治或思想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沙龙的演变,谈谈沙龙在推动法国社会进步方面起到的作用。
2020-08-27更新 | 46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各类事件,离我们越来越近,与我们越来越有关联。如何理解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的行为、习惯、风土人情,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幅简洁、完整而且清晰的图画。

目录

第三部分

理性的时代

普鲁士王位上的哲人

到美洲去!

自由、平等、博爱

拿破仑统治下的欧洲

工业革命

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答案

美洲属于美洲人

用德意志的品质让世界健康

二十世纪的“灾难之母”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根据目录中一个或多个事件,概括指出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阐释。(要求:简要写出历史发展趋势,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阐释准确全面。)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5—16世纪是一个公认的历史分水岭,它标志着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但有学者却认为这一时期理性精神仍然受到压抑,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西欧社会真正的变化是从17世纪才开始的,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因此.西方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严格来 说不应该放在15—16世纪,而应该放在17—18世纪。

——摘编自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

关于历史分水岭,学界有不同的认识。请对上述材料中的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19-08-12更新 | 579次组卷 | 19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实验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