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概括指出上述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各自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

图四《蒙娜丽莎》 图五孟德斯鸠
(2)图四与图五代表的运动,其斗争对象有什么不同?
(3)图二与图四反映的事件在对待传统文化上的态度如何?胡适曾将图二代表的运动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对此你怎样理解?
2016-11-21更新 | 5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蒙娜丽莎》典型地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品,因为
A.达·芬奇成功的运用“圣像图”的画法
B.达·芬奇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其中
C.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
D.它肯定人的价值,颂扬人的力量,表现人性的美
2016-11-21更新 | 836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级中学上学期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3 . 对该图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揭示教皇的荒淫无度
B.应出自新教人士之手
C.应出自天主教会之手
D.揭露人性的虚伪贪婪
2016-11-18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某学校组织历史专题图片展览,下列四幅图片在同一橱窗展出。请你选择最合适的专题名称
A.人文主义与经济发展B.新航路开辟的轨迹
C.人类世界是天主教的天地D.人和世界的发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5 .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图1为15世纪中期《圣母、圣婴和天使》,图2为1500年《朝拜圣婴》。从中可以看出
A.人物表情严肃,画面死气沉沉
B.以歌颂神为主要目的
C.虽有宗教色彩,但充满人文气息
D.民众已摆脱禁欲主义束缚
6 . 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

1  中世纪教堂圣母子壁画        图2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部分)
A.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B.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C.自然人性的复苏
D.宗教改革的开展
7 . 导致下列左图向右图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的矛盾斗争
C.文艺复兴推动思想解放D.宗教神学被彻底驱除出社会领域
2013-12-23更新 | 8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同泽女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西方国家的近代化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思想领域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源远流长而又影响深远。回答题
1.“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普罗泰格拉D.亚里士多德
2.2.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子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3.3.以下关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反对禁欲主义,追求自由和幸福   ②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③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④强调科学精神,反对宗教信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4.4.“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这种情形发生在
A.古代希腊B.文艺复兴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
5.5.要了解卢梭的“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我们应该阅读的著作是
A.《人权宣言》B.《论法的精神》C.《社会契约论》D.《纯粹理性批判》
2013-05-08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