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下述关于文艺复兴艺坛三杰的表述正确的是
A.莎士比亚精心塑造了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B.“画圣”达·芬奇突破了“圣像图”画法
C.米开朗琪罗以擅长画圣母像而著称
D.拉斐尔的绘画被视为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
2020-11-3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学考)试题
2 . 德国阿尔布雷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的《忧郁》如下图,通过他的作品传递一种信息,就是提倡思索、提倡理性、提倡追问。这反映时代的精神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忧郁》
A.人性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
2019-05-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广东省南海中学等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冲刺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两幅图及相应的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汉图》(宋刘松年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又名《猿猴献果图》,为《十六罗汉图》(现仅存三幅)之一。作品虽取自佛教题材,实际上已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画中的罗汉双手相交,伏在一横斜树枝上作沉思状。此形象已不同于早期怪异的西域特征,更接近现实的世俗生活。罗汉注视着眼前两只温顺的小鹿。树上有两只活泼的猿猴在摘果子,树下一清秀文雅的小和尚正双袖合抱去接其中一只猿猴扔下的果子。这种极富生活情趣的描写,也淡化了作品的宗教气氛。画中罗汉与小和尚的僧袍僧衣的用色在多样变化中求得协调和谐。

材料二   

西斯廷《圣母像》。16世纪,意大利美术家拉斐尔的圣母像则是温柔的,慈爱的,美丽的。在拉斐尔的画中,耶稣在圣母的怀里,圣母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他,无论是孩子还是圣母都洋溢着幸福。年轻的圣母就像带着孩子的民间母亲,充满了母爱。美丽温柔的圣母脸上洋溢着坦然的骄傲,因为她怀抱的孩子将拯救世间,同时她的脸上也流露住一种不舍之情,因为她将把心爱的儿子奉献人间,拯救人类。它不仅画出了女性的温柔与秀美,更歌颂了圣母的崇高行动。其对圣母的赞美,在生活美的价值观上战胜了基督教的厌世哲学。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罗汉图》与西斯廷《圣母像》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其产生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幅图所刻画神像在内涵上的不同点,分析产生不同的根本因素,与中国比较这种内涵对欧洲历史发展走向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所示,图中的《椅中圣母》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圣母形象的顶峰。该画的人文主义特点主要表现在 (  )
A.画风规模宏大雄浑壮伟B.充满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C.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温情D.作品体现了圣母的神圣、庄严、神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中外历史事件

1644年,多尔衮召见传教士汤若望,委任他主编新历。
1687年,法国路易十四和法国皇家科学院派遣了白晋等五名精通天算地舆的传教士来华。
1697年,康熙特派白晋为“钦差”,赴法争取招聘更多的科学家和携带更多的科学书籍来华。
1715年,康熙授意传教士德里格、马国贤致书教皇,要他选择精通“天文、律吕、算法、画工、内科、外科几人来中国以效力”。
1720年,九名技艺人才随教皇使节到中国,受到康熙的任用和优厚待遇。
1590年,耶稣会士罗明坚返回欧洲后向罗马的外交官和耶稣会士学者提供了其巨著《图书论》中有关中国的资料。

1687年,巴黎出版了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重要著作《中国的哲学家孔夫子》。
1735年,耶稣会士杜赫德在巴黎刊印了由耶稣会士在中国的考察资料汇总成的巨著《中华帝国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
1767年,魁奈因发表鼓吹中国政治制度的著作,被誉为“欧洲的孔子”。
1770年后,霍尔巴赫发表《社会体系》,主张以德治国,他公然宣布“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

——据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8 . 阅读下列材料(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所示书籍的写作主旨是什么?

(2)据图二指出三民主义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3)图三所示书籍的出版有何意义?

(4)图四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之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为当时主流思潮的人文主义的含义。简要说明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对欧洲的深刻影响。

(5)图六反映了启蒙运动的勃兴。有人认为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续和发展,请你为这一观点说明理由。

2018-08-2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岳麓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课时练习
9 . 人们认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品,主要是因为
A.它成功的运用“圣像图”的画法B.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
C.它将物理原理运用到其中D.他肯定人的价值,颂扬人的力量,表现人性的
2018-04-0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16周历史理科晚练
10 . 达·芬奇的旷世遗作《救世主》(见下图)中的耶稣没有圣光,左手持水晶球,右手高举祝福的手势。该画在2017年11月16日拍卖会上以4.5亿美元落槌。该作品与中世纪宗教画的主要区别是
A.宣扬耶稣权威B.反映现实生活C.倡导反抗精神D.主张宗教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