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时期所特有的。”这个时代(     
A.帝国主义争夺激烈B.封建王权高于教权
C.人文主义色彩浓厚D.希腊文明逐渐兴盛
2 . 下表内容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各人文主义群体的主要构成情况。该现象根源(     
城邦贵族一些宫廷贵族、公国大公,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洛伦佐等人
新兴资产阶级薄伽丘、达·芬奇、马洛、莎士比亚等
宗教僧侣包括一些教皇、高级教士和神学家等,如教皇庇护二世、朱利鸟斯二世
A.人文主义与神学思想相平调和B.文艺复兴具有复杂性矛盾性
C.资本主义发展尚处于萌芽时期D.人文主义思潮已经走向衰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欧洲“绘画之父”乔托的画作虽然大多以宗教为题材,但克服了中世纪生硬呆板的画风,注重对人物个性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达·芬奇则将科学法则融入绘画要素,使现实主义绘画技巧臻于完善,人物的心理和性格被刻画得细微传神。这体现出(     
A.世俗文化取代了宗教文化B.科学助推人文内涵深层发掘
C.经济发展为思想解放奠基D.绘画题材技法发生根本变革
4 . 下表为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据此可知,启蒙运动(     
[法]伏尔泰天赋人权、确立君主立宪制
[法]孟德斯鸠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
[法]康德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A.根源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B.以反对封建神权为主要目标
C.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D.对未来政治制度进行了构想
2023-04-30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三下·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748年《论法的精神》出版,其中关于三权分立的分析并没有受到公众的重视,反倒是“论法律与气候和土壤的关系”这一节在思想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广泛的探讨。这主要是由于
A.研究角度的创新B.政治安全的需要
C.自然科学的影响D.唯物史观的传播
6 .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大力传播牛顿的观点。他曾说:“牛顿的圆规衡量了整个宇宙,揭开了巨大的帷幕,显示出世界的真面目”。这反映了伏尔泰(       
A.倡导科学理性的时代精神B.反对宗教神学的专制统治
C.推崇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D.主张天赋人权的启蒙思想
2023-03-05更新 | 1493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中世纪时,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主要职能是培养神职人员;伴随着16世纪上半叶修道院解散运动的发展,这些大学到17世纪上半叶逐渐变成富裕乡绅和城市中产阶级子弟的天下。这说明,16~17世纪的英国(     
A.大学教育实现基本普及B.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C.宗教改革助推社会转型D.资产阶级主导教育变革
2023-02-09更新 | 817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5世纪的意大利学者阿尔贝蒂提出“德行战胜命运”,摈弃任何悲观主义和宿命论的思想,颂扬使家庭和城市变得富裕而获得光荣的人的劳动,认为尘世的富裕和繁荣是上帝赞同的象征,人的好运或厄运的根源在于人本身。这一观点(     
A.追求经济利益否定宗教神学B.突出人的力量重视现世生活
C.提倡天赋人权主张民主政治D.适应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要求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绘画透视法发展小史绘画中的“透视法”,最基本的视觉效果是近大远小。(见图一)

图一:利用透视法画出的铁轨与车站

远古时期人们还没有掌握透视法,绘画以记录内容为主,景物无论大小远近,并排放置,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透视法在绘画中的运用完成了从无到萌发的转折。有的画作已能看出一定的透视效果。这符合古典时代崇尚真实”的思想与风气。欧几里得的《光学》和托勒密的研究,为绘画透视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中古大部分时期,又几乎看不到透视法的运用了。画作主要服务于表现宗教故事或传达宗教信仰。可见,绘画艺术的发展不仅是技艺发展史,也是观念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史。

1417世纪,在欧洲画坛上,透视法转入蓬勃发展时期。在前人光学研究成果和艺术家实践经验基础上,意大利的阿尔贝蒂把定点透视理论纳入“绘画三要素”。随后越来越多的画作追求呈现日常生活的真实感和自然感,融透视表现方法与人文主义精神为一体。(见图二)

图二:拉斐尔《雅典学院》

1819世纪,透视法仍然受到很多艺术家的尊崇,不断丰富和发展。随着19世纪摄影技术的发明和改进,通过绘画还原现实的任务逐渐让位于照相机。此后出现了一些体现新的追求和理念的绘画流派,开辟了绘画艺术的新天地。

(1)绘画透视法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四次转折,任选其中的两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背景。
(2)通过《绘画透视法发展小史》一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哪些写作“小史”的方法。
2023-01-07更新 | 1645次组卷 | 10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普罗泰格拉认为一切道德和法律都只是相对有效,这种有效只与产生这些道德和法律的人类社会紧密联系,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它们才能获得人们的认可,所以没有绝对的法律和正义。这一言论(     
A.蕴含着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B.揭示了法律和道德的内在关系
C.有利于公众道德意识的培养D.强调应该统一民众的道德标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