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的译经、抄经已达到超越前代的新境地。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题。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在社会迫切需要和已具备的物质条件的历史背景之下,雕版印刷在唐代得到应用,并且有了初步的发展。

——摘自《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   古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播模式,柳诒微在《中国文化史》中曾深刻指出:“雕版印刷之术之勃兴,尤于文化有大关系,故自唐室中晚以降,为吾国中世纪变化最大之时期。前此犹多古风,后则别成一种社会。”书籍出版数量的增加,改变了文人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张舜徽曾分析道:“自印刷之术日新,致用之途益广,便民垂远,为效甚宏。然其影响后世,有利有弊。由于得书甚便,学者多置之不观,苏东坡为《李氏山房藏书记》,即尝慨乎言之。故印刷愈便,而记诵日衰,似故创物造器者之所不任咎也。”

——摘自于翠玲《媒介演变与文化传播的独特景观——中国编辑出版史的认识价值》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雕版印刷技术在唐代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雕版印刷技术的使用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2023-01-14更新 | 4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预测卷(河北专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统计。

类别致学天文历法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致目2225259257788

材料二   中国古代科学家通常采取“见见闻闻”“虚访勤求”“博采众方”“询诸老成”的研究途径,他们的研究方法常常局限于对个别经验事实的总结和归纳,极少进行模拟自然过程的人控实验和对经验材料的量化分析,更加之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而缺乏科学技术由经验形态上升到理论形态的动力、需要和条件。所以,重实用和经验的学术传统隶属于经验、工匠层面的东西并非高级智慧的产物,属于创制(即应用)科学。

——摘编自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文历法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政治背景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分析科技在明清时代不能深入发展的原因。
2022-01-2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的译经、抄经已达到超越前代的新境地。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题。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在社会迫切需要和已具备的物质条件的历史背景之下,雕版印刷在唐代得到应用,并且有了初步的发展。       

——摘自《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   古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播模式。柳诒微在《中国文化史》中曾深刻指出:“雕版印刷之术之勃兴,尤于文化有大关系。故自唐室中晚以降,为吾国中世纪变化最大之时期。前此犹多古风,后则别成一种社会。”书籍出版数量的增加,改变了文人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张舜徽曾分析道:“自印刷之术日新,致用之途益广,便民垂远,为效甚宏。然其影响后世,有利有弊。由于得书甚便,学者多置之不观,苏东坡为《李氏山房藏书记》,即尝慨乎言之。故印刷愈便,而记诵日衰,似故创物造器者之所不任咎也。”

——摘自于翠玲《媒介演变与文化传播的独特景观——中国编辑出版史的认识价值》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雕版印刷技术在唐代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雕版印刷技术的使用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进步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1中的书法属于什么书体?该种书体的特点是什么?擅长此种书体的书法家还有哪些?
(2)图2中的绘画属于什么画种?该画种的特点是什么?分析这种绘画兴起的原因。
(3)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属于哪一文学体裁?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
(4)某一研究小组围绕上述图片和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设计一个最为恰当的一个题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赋以其浩荡的篇幅、铺携的气势和华美的辞藻引领一代文风,使尚奇、尚繁的风气和“以大为美”的倾向弥漫整个文坛。这一现象产生的背景主要是,汉代(     
A.楚辞创作的盛行B.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C.官办教育的确立D.“独尊儒术”的实施
2022-12-05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文学作品与社会]

材料一:明中叶以前的文学作品,活跃其中的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和妖魔鬼怪。明中叶以后,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都市的繁荣,城市市民的急剧增长和重商思想的抬头,有更多的商人,小贩,作坊主,工匠等成为小说的主角,尤其是在“三言”“二拍”中,新的主人公——市民以不同于旧人物的形象登场。

——刘群《由“三言”“二拍”看明代社会的新变》

材料二:


材料三:《说岳全传》全书八十回,讲述了岳飞出生、习艺,充军,抗金的一生,……小说歌颂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业绩,痛斥了秦桧等奸臣的卑鄙嘴脸。……进入“康乾盛世”后,由于社会趋于稳定,商品经济发达,在小说创作上,中国古典小说达到顶峰。这一时期是小说的全盛期,面向社会现实成为小说创作的主流。他们对社会都有透彻的认识,对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虚伪作了无情的揭露,……传统小说的各种体裁都比前代大大发展,而且小说的创作都已经是文人自己的创作,而不再是对话本的改编,这就更能表达出作者的主体意识。

——王立《中国文化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以来文学作品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请列举两项明清时期的其他文学艺术作品,并简要说明明清文学作品的历史价值。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典科技方面,明清之交出现了一批科学技术巨著。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药物学、植物和矿物学分类方面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既集传统农业之大成,又总结了明末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还吸收部分传入的西方灌溉技术的资料;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已经注意到了运用数据来说明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方法……已经接近近代科学研究中的实验方法。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明清中国社会的一大变化就是城镇的空前繁荣,官宦、士绅、客商游人徜徉于茶馆、酒楼、店铺之间,饮食男女,奇装异服,恰是一幅呈现人生百态的浮世绘。中唐以来崇尚风雅的文人士大夫,也竞相世俗化。市井文化的繁荣,为明清小说的丰收准备了肥沃土壤。《中国图书总目》收明清小说713种,《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收明清小说670种,合计1300余种,蔚为大观。

——摘编自冯天瑜、杨华、任放编著《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明清一些对小说感兴趣的文人士大夫,将几部原来仅靠传抄而又有较大影响的小说付梓刻印,如明人张尚德将(三国志通俗演义》“请寿诸梓,公之四方”。从此以后,各种版本的《三国志演义》不断出现。嘉靖年间之后许多书坊主人不仅及时地将小说作品付梓刻印,有时还鼓动一些作者和文人参与创作和点评。尤其是那些评点名家,他们的评点本往往成为最流行的本子。如金圣叹评点的《水浒传》、毛宗岗评点的《三国演义》等等。书坊主人还千方百计地降低小说的成本,小说传播的时间与空间随之扩大,举凡文人大夫、市民商乃至贩夫走卒,都成为小说的重要接受者和传播者,《三国演义)(水游传》(聊斋志异》《红楼梦)等著名小说几乎是家喻户晓。

——摘编自王平《论明清时期小说传播的基本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小说发展成为明清时期代表性文学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小说传播的基本特征。
2022-10-3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在分析一部小说的创作背景时说:“这时中国自身的封建制度已逐渐被分解着,满族贵族的封建地主腐朽生活已经达到极端腐朽的地步……在他的创作中,也不可能不反映这样一个现实。”这部小说最有可能是
A.《西游记》B.《三国演义》
C.《水浒传》D.《红楼梦》
2022-06-2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9 . 宋词
(1)产生: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__________——词,到_____朝进入鼎盛时期。
(2)背景:两宋________生活丰富多彩,_______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3)特点:句子_______不等,用来_____歌唱,根据_____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
(4)代表:豪放派的_____、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___________成就最突出。
2022-08-2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20年代末,“国医”的称谓被中医界使用。有学者注意到,“我国近来‘国’字的风靡一时”,几乎无论何物“只要加上了一个国字,就立刻一登龙门,身价十倍的样子”。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国内民族精神激发B.中日民族矛盾加剧
C.中西医学矛盾凸显D.科学救国思潮涌动
2022-04-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滚动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