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被称为“科技革命时代”,它送走第二次革命,又迎来了新的科技革命。19世纪,西方政府和企业已在开发利用科学技术,但是处于自发、零散的早期发展阶段。20世纪,这种开发利用进入大规模和系统化的发展阶段。首先,是形成国家科技职能和国家政策。现代科技需要国家扶助和组织管理……二战以来,西方的国家科技职能和科技政策更是出现高度发展:各国普遍建立政府科技机构,形成了庞大的政府科技系统,又制定了许多投资巨大的科技规划……其次,科技投资巨量增加。而在19世纪末期,西方大国的科技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微不足道。

——摘编自齐世荣《20世纪的历史巨变》

根据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释。(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1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百师联盟高三信息押题卷(三)全国卷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奥运会圣火传递是奥运会开幕前最隆重的仪式,是全人类和平友谊的庆典。

材料

古代奥运圣火传递起源于古希腊祭祀礼仪“点香火”,后来有“传递火炬,传谕停止战争”的目的。
20世纪初奥运圣火传递只在奥运主会场进行并且点燃火炬。
20世纪30年代1936年柏林第11届奥运会的火炬接力仪式途径9个国家,经过3075名能够代表主办国的优秀代表传递,引起巨大反响。
20世纪中后期1960年罗马奥运会开始圣火传递过程首次进行电视转播,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火炬由历史上首位女运动员巴丽咯点燃;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圣火传递通过卫星地面接收站利用电子和激光技术将火炬点燃。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残疾射箭运动员用火箭点燃了奥运会的主火炬。
21世纪初2000年悉尼奥运会,奥运圣火潜入水中传递。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登上地球之颠——珠穆朗玛峰。而且圣火行经世界五大洲国家和地区的22个城市,三星、可口可乐等广告元素也融入圣火传递中。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则首开由女性运动员担任第一棒火炬手的先河。

——摘编自蒋德龙《奥运火炬接力研究》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2-03-04更新 | 269次组卷 | 7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连续的技术变革波

波或周期主要基础机构的重大特征
大约时限时代名称交通运榆能源
系统
普遍与廉价的关键要素
弟一次17801840产业革命:纺织品工厂化生产运河、车行道水力等棉花
第二次18101890蒸汽动力与铁路时代铁路(铁)电报蒸汽煤、铁
第三次18901940电气与钢铁时代铁路(钢)电话电气
弟四次19101990汽车和合成材料的大批量生产(福特主义)时代汽车公路、无线电 和电视、航空航线石油石油、塑料
名五次1990—?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网络时代信息高速公路、教 字化网络天然气、 石油微电子学

——摘编自红旗出版社编辑部《百年大变局》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知识对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2-07-1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后震惊了学界。英国人对他心悦诚服,奉若神明,但欧洲大陆学者在钦佩之余,颇有保留。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反复争论,牛顿学说最终因为得到实测结果的验证而在欧洲大陆被逐步接受。于是传统宗教、政治观念和结构自然失去了它们的神秘光环以及魅力,变为可以自由批判、讨论,甚至可以被改变的了。牛顿学说成为启蒙运动的触发点和意识形态根据,启蒙运动也使欧洲迎来了法国大革命以及随后的一连串政治与社会巨变,最终将欧洲甚至世界带入了现代。

——摘编自陈方正《牛顿学说在欧陆的传播与启蒙运动的兴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科学与社会的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学家的指针里,50年可视作“短期”,我们可以用知识发展过程中的“短期潮流”描述知识系统的大体转变:

17501990年知识发展的“短期潮流”

时间

短期潮流

概况

17501800

知识改革

基于知识的社会改革;重塑知识自身结构。

18001850

知识革命

传统人文学科的统治地位遭到了自然科学的冲击。

18501900

学科兴起

科学变成了一系列专业性极强的学科领域,并在每个国家都高度集中,且往住直接受到政府资助。

19001950

知识危机

对世界的客观性、知识的确定性产生怀疑,相对主义发展。

19401990

知识技术化

科技创新的加速带来的知识进步反过来带来了更多的创新;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换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显。

——摘编自(英)彼得·伯克《知识社会史》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22-11-1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东西方科学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路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人民强烈追求着政治上的和平与经济上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体现为科技的竞争,科技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从来没有显得如此重要。纵观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史,可以说中西方各领时代风骚一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而西方却后来居上,这其中的道理是值得当代人探究的。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科技属于农耕文明,而西方的科技属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是更高一个层次的,是更加优越的。

——摘编自陈文斌《品读世界科学史》


材料包含着诸多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的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2-07-10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科技中心转移概况

第一次15401620年间以意大利为中心的一些国家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其中有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天文学家布鲁诺等,他们都是近代科学的奠基人。意大利成了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科技文化中心
第二次1660年至1750年,英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领先水平。据不完全统计,这时英国拥有的杰出科学家人数占世界杰出科学家总数的36%以上,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占世界的40%以上
第三次第三次世界科技中心的大转移发生在1760年至1840年之间。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科学家做出的重大科学发明占全世界发明总数的40%以上。这一切足以说明,法国已完全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第四次第四次世界科技中心的大转移发生在18401910年之间。据统计,从1851年至1900年,美、法、英、德四国所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数目分别是:美国33项、法国75项、英国106项、德国209项。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加速了德国产业革命的进程。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德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化强国。这些标志着德国在科学尖端领域已全面地超过了英法
第五次第五次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发生在1910年之后。1945年美国试验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46年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58年美国人造卫星也上了天,使美国科学技术处于遥遥领先的水平

——摘编自张文彦等主编《自然科学大事典》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轨迹,并结合相关世界近现代知识予以分析。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西方学者把近百余年来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长波”:从18世纪80年代到1840年,是蒸汽时代;从1870年到1917年,是电气时代;从20世纪50年代是原子能、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时代。并且用“创新理论”作为基础,以各个时期的主要技术发明和它们的应用,以及生产管理组织的突出发展,作为各个“长波”的标志。

——摘编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个“长波”进行解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