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他与恩格斯一起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相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早在“1918年3、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

——戴鹿鸣《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1)李大钊是最早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请说出他比较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名称。并指出当时促进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 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2)请分别举出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观点主张。

材料三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和经济上“根本转型”的内涵。

材料四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所学知识列举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名称
2020-03-1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他与恩格斯一起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今之德国,有最占优势之二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居志埃(尼采)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服。”

——梁启超《新民丛报》1902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认为的“今日社会之弊”是什么?

材料二 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相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早在“1918年3、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

——戴鹿鸣《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2)李大钊是最早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请说出他比较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名称,并指出当时促进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的历史事件及得以迅速传播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请分别列举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观点主张。

材料四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富国强民”道路和经济上“根本转型”的内涵。

材料五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5)根据所学知识列举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名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20世纪早期某刊创刊号刊《新旧问题》一文,声称西洋文化“为吾中国此前所未有,故字之曰新”,“反乎此者,则字之曰旧”。新旧之间“根本相违,绝无调和之余地”。“旧者不根本打破则新者绝对不能发生”。下述此文解读,错误的是
A.该文暗含进化论思想B.体现对孔孟之道的强烈排斥
C.积极倡导科学与人权D.引发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010-11-29更新 | 65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