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关于鸦中国战败的原因,林则徐解释为“器不良”“技不熟”。当代史学家陈旭麓则认为是“因社会落后而政治腐败,因政治腐败而武器陈旧”。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当事人林则徐的认识更加全面B.历史学家的认识不带有主观性
C.历史认识受到所处时代的影响D.两者对中国战败根源认识一致
2 . 《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确立了坚实的道德基础,将变法解读成对于圣人之行、之学的践行,使“体”本身获得了巨大的再解释空间,从而打开了变法的巨大空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制度变革顺应民族文化心理B.意在引入西学对儒学加以改造
C.儒家伦理道德推动变法进程D.体现了革命派灵活的斗争策略
2020-03-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60年以前,《海国图志》在中国一直被视为不急之务而遭受冷落。而《海国图志》的传入使日本如获至宝,“到了江户则身价百倍,成为急需的御用之书”,并形成了《海国图志》时代。对这种“墙里开花墙外香”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A.魏源已经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有了系统的认识
B.《海国图志》维护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观念
C.《海国图志》在日本的广泛传播直接导致了明治维新运动的兴起
D.统治集团的认知差异影响着中日两国对西方文明不同的应变力
4 . 关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林则徐解释为“器不良”“技不熟”。当代史学家陈旭麓则认为是“因社会落后而政治腐败,因政治腐败而武器陈旧”。对此不同认识解读准确的是
A.二者阶级立场相同,但观察角度不同所造成
B.林则徐作为鸦片战争的亲历者,认识更准确
C.林则徐的观点符合当时学习西方的认知水平
D.史家与事件无利害关系,结论不带主观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时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丁韪良主持编制的课程表。下列关于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年次课程备注
数理启蒙、九章算法、代数学至汉文经学,愿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为另列。向来初学者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文,其稍进者亦皆随时练习作文。
学四元解法、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
格致入门,兼讲化学、重学、测算
微分积分、航海测算、天文测算、讲求机器
万国公法、富国策、天文测算、地理金石

A.西方列强控制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
B.“西学”教学内容限于近代科学及技术
C.外语学习成为京师同文馆的主要内容
D.中国传统教育内容仍然占据首要位置
6 . 陈旭麓认为:“过去久被士人置于眼界之外的‘夷务’,在林则徐的手里开始成为一门学问。由此,以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对该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西学东渐”开始兴起
B.“夷夏观念”遭到否定
C.“中体西用”付诸实施
D.传统文化内容得到延伸
2019-07-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时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丁韪良主持编制的课程表。下列关于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1876年京师同文馆五年制课程设置
A.西方列强控制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
B.“西学”教学内容限于近代科学及技术
C.外语学习成为京师同文馆的主要内容
D.中国传统教育内容仍然占据首要位置
2019-02-0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海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选修)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创深痛巨唤起了改革旧物的最初意识。过去久被士人置于眼界之外的‘夷务’,在林则徐的手里开始成为一门学问。由此,以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夷务”在内容上侧重于西方政治制度
B.“重大变化”说明对西方有了全面认识
C.“创深痛巨”是指甲午战争带来的创伤
D.“夷务”成为近代经世之学的主要内容
9 . 下表据陈大伙《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复兴”的思想道路》相关内容编制:
时期阶段思想理路思想内容
清末民初萌芽屈辱中觉醒①在屈辱中寻求民族自信:“师夷”“仿行”“爱国”,“中华民族”观念正在形成之中。
抗战时期成长救亡中勃发②“民族复兴”意识勃发,中共提出“民族复兴”的终极指向和道路选择。
新中国时期升华奋进中超越③民族独立,社会变革,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科学发展,全面小康,“民族复兴”空前自信。

对表中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①②③思想主题完全一致
B.②③目标和任务完全相同
C.①②③都解决了中国问题
D.②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9-04-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的思潮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2017-11-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