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中华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丧、君主复辟、军阀割据,以及帝国主义势力加剧。为改变此局面,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新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运动,史称
A.保路运动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
2 . 中国近代史上,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派别是(  )
A.洋务派B.顽固派C.维新派D.革命派
4 . 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评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处于价值危机和现代化范式困惑中的‘五四‘知识分子所特有的吸引力,是不难想象的。“因为十月革命给他们送来了
A.三民主义
B.自由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国初年的社会状况与辛亥革命所唤起的希望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实现,是因为中国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于是,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抗日救亡运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上卷:“西学”诸书算学、电学、化学、光学、汽学、天学、地学、动植物学、医学等
中卷:“西政”诸书史志、官制、学制、法制、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黄爱平、黄兴涛主编《西学与清代文化》

材料二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知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

材料三   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归纳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维新变法运动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二   “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宪法者,全国人民权利之保证书也,决不可染以优待一族、一教、一党、一派人之作用。”“非独不能以孔教为国教,定入未来之宪法,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简要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有人说他是“跪着造反”,也有人说他的思想是“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人们评价的是
A.林则徐B.李鸿章C.康有为D.章太炎
2017-06-1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6月基础会考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