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胡适在《白话文学史》指出:“一切新文学的来源都在民间。民间的村夫农妇、痴男怨女、歌童舞妓,弹唱的、说书的,都是文学上新风格的创造者”;“《国风》《九歌》、乐府诗等都来自民间……词起于歌妓舞女,小说起于街上说书谈史之人。”据此可知,胡适强调
A.新文学具有平民化特点B.新文学应与工农相结合
C.新文学是旧文学的异化D.新文学利于文化的下移
2021-12-29更新 | 3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过关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延聘新文化运动领袖如陈独秀为文科长,聘胡适为教授,同时请来思想守旧而有真才实学的刘师培、辜鸿铭担任教授。此举表明蔡元培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践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C.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D.努力创建世界第一流大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9年,吴虞在读完鲁迅的《狂人日记》后写了一篇《吃人与礼教》,发表在《新青年》上。他痛声疾呼:“甚么“文节公”呀,“忠烈公'呀,都是那些吃人的人设的圈套,来诳骗我们的!”由此可知,当时
A.文学革命激发创作热潮B.科学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C.反对专制成为大众呼声D.传统伦理道德遭到批判
4 . 陈旭麓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则使中国人从孔子儒家为轴心的传统文化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追求个体从大家庭中冲决出来取得自由平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对材料中作者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实现了自由平等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
C.新文化运动抛弃了传统文化D.新文化运动否定了专制暴政
2021-12-20更新 | 326次组卷 | 3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3)-第16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备作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毛泽东曾回忆道:“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由此可知,《新青年》的刊行
A.揭露了时代的弊病B.丰富了校园生活
C.宣传了马克思主义D.促进了思想解放
6 . 1922年5月1日,李大钊面向北京学生和工人代表作了题为《五一劳动节于今天中国劳动界的意义》的演讲,响亮地喊出了“反对国际的军阀财阀的压迫”“改善工人境遇”“八小时工作”等口号。这段演讲
A.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B.歌颂了知识分子和工人的大团结
C.宣传了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革命纲领D.旨在宣扬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0年,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承认西方在科学、民主方面取得辉煌成就,但同时也揭示出其在人生观方面的缺失,他认为中国文化不仅在精神上优于西洋文化,在终极发展上也无悖于现代的要求,因此中国要走一条“中国的路,孔家的路”,这一观点
A.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彻底反动B.承认了中体西用的发展路径
C.对近代化发展产生负面影响D.提出民族文化本位的新见解
8 . 1919年,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学生创办了《新湖南》周刊(原名《学生救国报》)。同年年底,毛泽东在为其撰写的《<新湖南>周刊第七号刷新宣言》中明确提出:“本报第七号以后的宗旨是:一、批评社会。二、改造思想。三、介绍学术。四、讨论问题……”这反映出当时
A.民主与科学思潮影响深刻B.学校是新文化运动主阵地
C.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思潮D.关注时政成为学生的主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印度,大地最古之国也,守旧不变,夷为英藩矣。……今夫日本,幕府专政,诸藩力征,受俄、德、美大创,国几不国,自明治维新,改弦更张,不三十年,而夺我琉球、割我台湾也。”据此可知,作者主张(     
A.大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B.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
C.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亡D.开启民智建立民族国家
10 . 一位用英文署名的女青年致信《新青年》的诸位编者说:“我想做一新女子!并使他人也做新女子!……我的新女子,乃要合着二十世纪新潮流的趋势!除去四千余年玩物的名字,及免终身做男子的婢女,享国家平等的幸福。”这表明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批判礼教成为社会共识
C.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D.新潮女性反抗传统习俗
2021-12-18更新 | 355次组卷 | 6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3)-第16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备作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