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以下表格反映的是15-64岁人口人均受教育年数的国际比较,这个表中的数据体现了
国家195019731992
中国1.604.098.50
印度1.352.605.55
日本9.1112.0914.86
英国10.8411.6614.09
美国11.2714.5818.04

A.教育发展是经济发达的基础
B.发展中国家原有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C.大学教育普及率的提升是20世纪国际教育共同成就
D.中国教育总体提升速度较快,但大学教育尚未普及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下表,表中科技成就
时间主要成就影响
1964年6月我国中近程地对地导弹研制成功实现了我国自行设计导弹零的突破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核武器垄断
1966年10月我国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试爆成功实现了原子弹和导弹“两弹”结合

①代表了国际先进的科技成就   ②体现了我国国防科技的突破
③反映了经济对科技的影响力   ④体现了国家科技方针的指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④
2022-12-21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预测卷(八)(11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 ( 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这反映我国
时间1977年1979年1984年1988年2008年2011年
录取率%4.86.1    28.7     24.65772.3
A.建立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实现了普及的目标
C.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D.践行了“科教兴国”战略
2022-07-03更新 | 235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1977~1980年召开的有关教育工作会议。这些会议
时间会议内容(部分)
1977年8月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邓小平:“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
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批淮北京景山学校3名小学教师为中国首批“特级教师”
1980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
A.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践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D.具有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时代特色
2022-05-23更新 | 163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1专题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测)-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5 . 阅读下表,三者教育思想的共同点是(  ) 
严复 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蔡元培 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文武合一,智德兼备)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毛泽东 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A.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B.宣传自由平等理念且注重道德品质教育
C.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D.付诸实践并在当时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2022-03-20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5 比较变化类选择题-202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高分攻略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书院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两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当时社会整体教育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宋人尤其是宋代理学士人对书院教育各项制度的建设也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宋代私立书院教师多由创立者自己或聘请有成就的平民学者出任,而公立的书院由朝廷任命有声望的官员士大夫出任。书院的主管者称为山长,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书院,其下还有负责教学工作的“堂长”和“讲书”,及维持教学纪律的“堂正”和“学录”。南宋后期,官学化的书院对教师的选任更为严格,规定其必须是通过科举考试有出身的官员。……在书院讲学过程中理学思想体系也更加严密,更适合统治者的需要。故南宋后期理学再次兴盛之时,其势力遂不可阻挡,从而成为南宋后期乃至明清官方的统治思想。

——摘编自王晓龙、司学红《宋代书院教育》

材料二   下表为1909年全国实业学堂及学生统计表

种类农业工业商业实业预科及其他合计
等级高等中等初等高等中等初等高等中等初等
学校数53159710471101767254
学生数5303226227211361141255824973751403816649

材料三   口号作为教育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现实诉求和价值期待。20世纪50年代末,“学习、劳动、锻炼三不耽误”成为这一阶段最有代表性的教育口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教育口号在当时深入人心。

——摘编自谢翌等《新中国教育口号的价值嬗变与理性审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教育的历史特征。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历史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教育变迁的历史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所示为对第一至第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均由观众投票产生)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奖项相关信息的统计。表中信息可用于说明
届数年份最佳男演员及作品最佳女演员及作品
第一届1962崔嵬《红旗谱》祝希娟《红色娘子军》
第二届1963张良《哥俩好》张瑞芳《李双双》
第三届1980李仁堂《泪痕》陈冲《小花》
第四届1981达式常《燕归来》张瑜《庐山恋》
第五届1982王心刚《知音》李秀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A.改革开放活跃了艺术市场B.“双百”方针得到长期贯彻
C.伤痕文学得到了群众认可D.文艺的发展受到政治影响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8 . 下表是1960—1963年湖北省中等师范教育发展情况表,表中的数据变化
年度中师学校(所)在校学生(人)毕业生数(人)教职工数(人)
1960年603058632461634
1961年43126544276822
1962年1749923883405
1963年1542012400355

A.是为了解决教师数量供大于求的局面
B.反映我国已基本实现扫除文盲的目标
C.表明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已初步建立
D.与当时国家建设方针的调整基本适应
2021-11-29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备作业)
9 . 下表所示为1964年10月法国报刊针对新中国某一历史事件所发表的评论(部分)。由此可知,这一事件
评论出处
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解放报》
中国在进入联合国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十字架报》
虽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威力不大,但它立即就成为中国在国内外特别是对不发达国家有力的政治和宣传武器《世界报》
中国龙从沉睡中苏醒了,七亿人口的国家向世界发出了令人不安的警告《巴黎日报》
A.改变了联合国对中国的态度B.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
C.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D.是“科教兴国”战略成果之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是1981年至1984年国家教育部发布的部分草案
时间内容
1981年3月《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
1981年4月《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1983年《高中数学、物理、化学两种要求(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的教学纲要(草案)》
1984年《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和农村小学的教学计划(草案)》

该表内容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     
A.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发展B.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探索
C.义务教育发展模式调整构建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2022-02-26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