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民间教育的兴衰与官府的态度有直接关系。政府对民间教育进行督查和考核,在经济上,还通过拨款给学田等方式在经济上对民间教育施加影响。清代的民间教育以四书五经、伦理纲常为主要内容,主要开设《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四书五经、作时文等科举课程。从形式来看,清代的民间教育包括书院、家塾、私塾、族塾、义学等。这些民间教育承担了孩童的启蒙教育,为官方教育输送大量的受过基础教育的学子。

——摘编自严雄飞《清代民间教育的特点及其社会地位》

材料二   1923年,陶行知、晏阳初等人在北京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致力于中国的民间教育,该会在华北地区创立了若干实验学校。如下表:

校名地址学生课程及年限
平民育才学校翟城(村)31育才课程:三民主义、建国大纲、人格修养、治村大纲、公文须知、平民教育、社会调查、社会教育、农业科学、家庭科学、乡村卫生、群众心理、交通常识、信用合作、现代历史、人生地理。年限:2年
妇女育才学校翟城22
第一实验平校东建阳(村)43农民初级课程:千字课、习字、珠算、周会、唱歌、注音字母
第二实验平校定县城内社会教育办事处33
第三实验平校定县南街44
第四实验平校定县西街27

——摘编自田玉立:《民国时期教育团体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研究》

材料三   1949年底,新中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学校要为工农子女和工农青年开门,以期大量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为此,新中国大量开创工农文化补习学校和工农速成中学、技术夜校、技工学习班、高等学校工农学习班等工农教育形式。到1955年,工农群众参加业余文化学习的有5500万,1956年则达到6600万。

——摘编自魏雪《新中国初期工农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民间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与清代民间教育相比,民国时期创办的实验学校有哪些不同?并指出其不同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工农教育的意义。
2 . 新中国教育之所以能取得下表中的成就,主要是因为(  )
1965年学校数量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1965年在校生数量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高等学校434所1.1倍67.4万人3.3倍
中等学校80993所14.1倍1432万人6.9倍
小学1681939所4.9倍11626.9万人3.9倍

A.建立起了人民教育事业
B.确定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
C.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D.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以下是1949—2008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单位:所)统计表,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A.1949—1956年,我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文革结束后,教育界拨乱反正,恢复高考,高等教育迅猛发展
C.20世纪90年代,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D.21世纪以来,由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扩招,职业中学日益萎缩
2019-12-04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1月5日 《每日一题》必修3-每周一测
4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学生在总学生中的占比,从比值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出
A.国家发展工业的需要
B.教育体制照搬苏联模式所导致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需要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国留学的情况。

阶段目的地总人数学习的主要领域
1950~196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1.6万以理科为重点
1972~1978年美、日等49个国家13万学习和研究外国语言
1978~2000年80多个国家34万以物理、化学、医学、计算机、数学和机械工程为主
2001~2011年103个国家,但大部分集中在美、日、英、澳、加等190万以商务管理、工程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为主

表中内容能够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国留学情况的多种变化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019-07-03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高考(通用版)历史一轮复习单元练习卷: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下表反映了我国各级学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及所占比重

A.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B.建立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迅速发展
2019-02-23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高考历史考点《现代中国科技、文化事业》练习卷
2018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7 . 下表为我国1957—1962年分类别的高校数(单位:所)的统计情况。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高等教育
A.有利于均衡培养社会各类人才
B.发展水平均有明显提高
C.规模化发展与学科平衡兼顾
D.受国家政策环境的深刻影响
2018-12-19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12月18日 《每日一题》高考一轮复习-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8 . 读下表,文盲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扫盲工作情况统计表
全国人口总数(万人)15岁以上人口文盲总数(万人)文盲率(%)
1949年5416780.00
1964年723072332738.10
1982年1031882358281
1990年1143331800315.88
2000年12674385076.72
2010年13705354194.88

A.为人民服务的政权性质
B.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
C.工业化建设的人才需求
D.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1949要1957年我国各类高校数量及构成情况(单位:所)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高校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10 . 阅读下表
年份主要成就成就特征
1979年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汉字告别铅字印刷开辟了道路,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1983年“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中国第一台每秒运算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标志着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1991年秦山核电站中国第座自己研究、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
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运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2012年“辽宁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记录
2013年“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世界上运算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截止2014年11月)

对表格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市场经济是科技发展根源
B.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全面领先
C.传统科技在当代焕发生机
D.我国在部分科技上取得突破
2019-04-29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县级联考】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