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邓小平指出,如果没有“两弹一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两弹一星”的发射成功
①验证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       ②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③提高了国防现代化的水平       ④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1-10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如图为新中国某一时期的中学教材。由此可知
A.阶级斗争决定社会生活的变迁B.意识形态制约社会的价值取向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强化D.国家政治生活影响教育的发展
2020-01-10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建国初期国家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把技术学校、专科学校列人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同时对高等学校的院系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加强了高等工业院校。这一学制的调整
A.确保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B.构建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D.推动了教育的全面改革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改革开放这40年来,中国的人力资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6—59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1年的不到5年上升到2016年的10.35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由1982年的0.58%上升至2015年的44%。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B.“希望工程”的大力开展
C.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D.教育改革举措深入落实
5 . 1954年教育部规定:“高中从一年级起授俄语,个别地区缺少俄语师资的可授英语,二、三年级原授英语的,可继续授英语,如有俄语师资而学生又愿意改授俄语并对英语教师能作妥善安置者,可改授俄语”。其主要目的是
A.从语言上强化意识形态B.为一五计划做好人才储备
C.确保苏联对华主导地位D.贯彻并且落实“双百”方针
2019-12-0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中学2018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模拟历史试题
6 . 如图为画家钱松岳于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名为《水上高歌丰获归》的年画。该作品
A.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B.描绘了当时农业合作化的劳动场景
C.用文人笔墨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成就D.其创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2019-12-01更新 | 227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昌领衔研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1959年,由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这反映出
A.当时中国科技人才大量涌现
B.当时中国科研出现“左”倾冒进现象
C.新中国计算机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国家
D.新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2019-08-20更新 | 610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强化训练(三)历史试卷
8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司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
B京张铁路通车标志着中国第一条铁路建成
C“南优2号”育种成功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D《物种起源》发表标志着人类进入科学时代

A.A
B.B
C.C
D.D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西方三次科技(工业)革命与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简表。

世界中国
19世纪40—60年代,英国.法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拓展海外市场中国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爆发
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至今日,依然方兴未艾中国在很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航天.电子计算机已经走在世界前列;2015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19-08-10更新 | 663次组卷 | 30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补习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77年高考,570多万考生报考,录取率为5%,以后录取总体增加,到2016年,940万考生报考,录取率超过82%。这反映出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不断取得新进展
B.“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取得新成就
C.高考制度改革适应了国家战略需要
D.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了国民素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