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进程
时间名称备注
1955年《关于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正式提出了“课业负担”概念,且且还
提出了一系列全面具体且操作性强的
措施减轻课业负担,以保证学生的身
体健康。
1964年《关于克服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
1965年《关于减轻学生负担、保证学生健康问题的报告》
1983年《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的十项规定(试行草案)》
以缓解升学压力为目标,减轻课业负
担。针对不同的学制做出相应的教学
要求的规定,对学生作业量和考试次
数,学生的假期休息时间都做出了具
体的规定。
1988年《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
1990年《关于重申贯彻<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1993年《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指示》 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抓手,减轻课业负担。
开始全面关注产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源,
不仅关注课业负担产生的内在原因,也
很重视课业负担产生的外部原因,加强
了监督监管和通报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
善。
1994年《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
2000年《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
2000年《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开展专项督导
检查的通知》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依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提出了要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检测与报告制度,
进行理清导致课业负担过重的各层面变量、课业
负担监测预报模型的建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
指标体系的探索等。
2013年《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

——摘编自胡惠闵、殷玉新《我国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历程与思考》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举措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背景。
2 . 教育为百年大计,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3年《壬子癸丑学制》在课程设置上,取消经科,强调以美育代宗教;重视授予学生实际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生产技能的培养;要求留意儿童身心特点,以促进年轻一代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摘自陈学恂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

材料二   1985527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机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摘编自陈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壬子癸丑学制》在课程设置上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产生上述特点的原因。
(2)简要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决定》制定的背景。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政策变化的认识。
2021-07-08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泽东从来就不是一个教条主义者。在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抗美援朝取得伟大胜利后,随着党中央开始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再加上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19562月举行的苏共二十大上对斯大林的批判中也暴露出苏联发展中的一些弊端,他开始更深入地思考如何科学地学习苏联,更加深入、全面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探索,《论十大关系)就是探索中的一篇标志性文献。《论十大关系》不仅是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而且是我们党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之作。刘少奇听了毛泽东的报告(《论十大关系》后说:“主席作了调查,讲了十大关系,十大关系应当成为起草八大政治报告的纲。”

一捕编自朱继东《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遵循---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莫言曾说:“我在一九八五年中,写了五部中篇和十几个短篇小说。它们在思想上和艺术手法上无疑都受到了外国文学的极大影响。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两部著作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1985年以后,随着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作品纷纷传入中国,莫言不再简单模仿,他开始深入研究西方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叙事模式变得复杂来。莫言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可谓是独树一帜,他把笔触深深插入中国的土地上,使作品呈现出一种乡土气息,使得他的小说兼具传统的厚重性与现代的先锋性。莫言的创作立场,究其根本,大致可分为“作为老百姓写作”和“为老百姓写作”两种情况。而他本人也坚定地以“做为老百姓写作”自居,致力于挖掘故乡的生活内蕴,展现故乡的粗犷与淳朴,表达自己内心的眷恋之情。

——摘编自于晶《魔幻现实主义“中国化”--接地气的“乡土”作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魔幻现实主义“中国化”所反映的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莫言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毛泽东和莫言对你学习外来思想文化有何启示。
2021-03-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龙里县九八五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学的兴起和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

材料一8世纪开始,欧洲社会生产力就开始回升,财富的增长和贸易活动的开展,人们对罗马法的兴趣提升,尤其是商业发达的意大利北部城市。人们对法学的狂热,直接导致了一些大学的产生。1113世纪,基督教经院哲学内部发生的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反映的正是关系微妙的教权和王权之争。进入13世纪,受惠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阿拉伯文化倒流回欧洲,代表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的阿维洛伊哲学与代表正统的基督教神学的阿奎那哲学开展了激烈论争。这些富有时代意义的哲学论争对大学生十分有吸引力,因而与这种论争有关的科目,如逻辑学处于十分受宽的地位。

——摘编自许晓平《西方大学起源的社会背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近代早期大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材料二 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着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的大学。1950103日,在人大的开学典礼上,刘少奇明确指出:“人民的国家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是以为工农服务为目的的。我们国家的教育也应该是为这一目的而服务的。”其本科8个系主要为经济系、经济计划系、财政信用借贷系、贸易系、合作社系、工厂管理系等。在中国的高校中,人大是最早聘请苏联专家且聘请数量最多的学校:至19504月,到人大进行援助的苏联专家共有36人。195011月,经党中央批准,中共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党组,实行党组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保证了中共对高校的领导。

——摘编自刘颖《建国初期中共新建高校的特点及其影响-—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中心的考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大学被称为“新型”大学的原因,并阐述其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8年,美国第七舰队和美国空军部队举行了一场针对中国的海空联合演习,其中一部分轰炸机用替代物做了“投掷原子弹”的演习;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高空侦察机仍不时侵入中国领空,对工矿设施和军事工程进行拍照定位。这些史实可用于研究中国
A.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意义B.对苏联“一边倒”的原因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新成就D.研制“两弹一星”的背景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6 --1978年,尽管前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国家一度停止向外派遣留学人员,但从1972年起又恢复了自1964年开始执行的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的政策……据统计,1972 -1978年,我国向49个国家共派出1977名留学人员。

—摘编自刘学江《新中国出国留学政策的演变与发展—评<出国留学六十年>》

材料二   近年来欧美留学学费在逐年攀升,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传媒学院普通一年制硕士生为例,2005 - 2006年度学费为11958英镑,2011- 2012年度学费升至15 888英镑,2012 - 2013年度学费又升至16 512英镑。然而,中国自费留学的人依然在不断增加。《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年)显示,有九成的留学生出国依靠自费,留学“大众化”成为当今中国留学生的突出特点。有些学校甚至给中国学生和家长留下“花钱就能留学”的印象。

—摘编自贾远现、孟思奇《中国成为第一留学大国“留学热”需“冷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2一1978年我国留学教育呈现出的特点,同时说明1972年我国恢复留学政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留学教育“大众化”、以自费为主的特点形成的原因。
2021-01-0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曾国藩认为"挑选幼童出洋肄业,因属中华创始之举,仰亦古来未有之事","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熟,然后可以渐图自强"。李鸿章也说∶"此举为造就人才,渐图自强之计,关系甚力。"1872~ 1875年,洋务派选派了四批优秀学童共120 人赴美留学,开创了我国近代官派留学的先例。以后福州船政局、同文馆、北洋水师学堂、北洋海军也陆续向外国派遣留学生。国内自费留学生也有增加。留学生走出国门求学,这在我国教育史上是件大事,促进了新式人才的培养,便利了中西文化与教育的交流。

——摘编自李绮《晚清教育改革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1993 年,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对出国留学人员实行"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欢迎他们采取多种方式参加祖国建设。同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自费出国留学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放宽自费出国留学政策。在此通知的推动下,1993~1998 年间,北京市申请自费出国留学的人数,平均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增加, 1998年的自费出国留学人员数是 1993年的两倍多。2012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 39.96万人,其中国家公派1.35万人,单位公派 1.16万人,自费留学 37.45万人,规模庞大,人数排在世界首位。

——摘编自徐卫红《"面向世界"∶改革开放后的留学教育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晚清留学教育兴起的背景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留学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
2021-01-07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百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1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外科技发明成果比较表


——摘编自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材料二 1949年11月,新中国政府建立起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中心一中国科学院。1956年,为响应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了我国第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同时,各省、地市、县逐级根据自己的条件相继成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这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事业重新回归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1995年,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并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6年,国务院明确提出科技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相结合,实现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加速推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

——摘编自《建国60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史演变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的变化并从中国史角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体制改革的特点和“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背景。
2020-12-16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才皆足以有为于世。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法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师友以成就之,此议者之所患也。今欲追复古制以革其弊……以俟(等待)朝廷兴建学校。

——王安石《临川集》

材料二 天皇在巡视地方、视察学校的过程中,天皇的侍讲、宫廷官僚元田永孚于1879年发表了一篇题为《教学大旨》的文章,公开主张教育的根本精神以讲授仁义忠孝的道德为第一。……1882年,元田永孚根据天皇之命,编写了充满忠孝仁义的《幼学纲要》,发给全国小学学习。1886年,日本内阁制订了《帝国大学令》《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学校令》等4个比较完整的教育法令,进一步改革了教育制度。概括这些法令的内容,就是要从小学到大学,向学生系统地灌输国家主义和天皇主义,培养为天皇制国家效力的思想。

——《日本帝国主义的兴亡》

材料三 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清政府曾试图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1903年—1906年,在京师大学堂设立进士馆,通过融入西学对即将入仕的新进士进行再教育,并提供机会赴日游学,在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进士馆学科程度及每星期教授时刻表(第二学年)

学科程度(内容)每星期钟点
史学泰西近时政治史日本明治变法史2
地理外国地理2
格致化学大要2
法学商法各国刑法各国诉讼法警察学监狱学5
交涉国事交涉民事交涉3
理财银行论货币论公债论统计学3
商政商业理财学商事规则附海陆运输及邮政电信规则3
兵政军制学附海军陆军学校制度战术学4
合计24

注:以上各科目外,尚有东文、西文、算学及体操,均作为随意科目,愿习与否均听其便。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原因,概括其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教育改革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进士馆课程设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此设置课程的背景
(4)材料四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状况。教育发展与国家的推动密不可分。概括图表中所体现的信息并分析其原因。
2020-11-1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10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高二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重点练)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体育之不振,盖皆为历史上之关系。其原因甚复杂,举其荦荦大者,厥有二端。关于政治者:体育之起源恒基于军事,故军队体育恒较学校及民间之体育为最先发达。吾国古时武功最盛。春秋战国之际,数强相持,地丑德齐莫能相尚,且复与他族杂处,外患堪虞,非兢兢于右武,不足以图存……尚武之观念,遂深入于人心,忠勇义侠之士,蔚然为一代之光,则政治为之也。迨秦政即位,六国为一,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诸咸阳,销锋铸鐻,以弱天下之民。一人为钢,万夫为柔。民气之摧残自兹始矣。体育之不振,亦自兹始矣。盖天下定于一尊,则强干弱枝,亦事所必至,理所固然也。……关于学术者:中国数千年间之学术,儒家、道家二者而已。儒家重礼,以雍容揖让为娴雅。孔子斥子路之好勇,屏武力于不言,文弱之风渐以养成。……至道家之学,崇尚无为,保精惜气,不使劳瘁……此则学术足以阻体育之发达者也。

——摘编自郭希汾《中国体育史》(1919年出版)

材料二   体育应当为人民服务,要使少数人的运动成为国民的普及的运动,使之从学校发展到工厂到部队,从城市发展到农村,从知识青年发展到劳动群众中去。

——冯文彬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所作报告(194910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体育的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的体育政策与古代体育相比有何进步,简析其提出的历史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