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工厂制兴起于18世纪70年代。1786年,奥德诺与库伯联合工厂建厂时总资产4200镑,固定资本3789镑;1789年总资产5421镑,固定资本3916镑。阿克莱特的克罗坍福德纺纱厂,1771年建厂时雇用300多人,到1816年翻一倍,达到727人。1769年,乔赛亚·韦奇伍德开办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厂,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他把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18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中首创了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来召集工人。19世纪初一家工厂规定:“任何人如确有必要而擅离岗位,或在工作时间与工友交谈,每次将处以一便士罚款。”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以来各国出现的科技成果

时间国家科技成果时间国家科技成果
1945美国原子弹爆炸1972美国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1946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1974中国育成第一和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
1954苏联第一座核电站建成1977日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
1957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81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196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1997英国工利用体细胞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
1969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1999美国首次成功制造人工DNA分子

——据夏源《国外科技体制的历史演变》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工厂生产的特点,并分析工厂生产方式的出现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2-12-30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新冀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历史试题(A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49年12月23日至31日,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关怀与直接领导下,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重申了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会议提出“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针。会议提出教育工作的发展应是普及与提高的结合,在当时和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必须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普及上面,并将这种教育与国家建设的需要(目前的需要和长远的需要)密切地联系起来。同时,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向工农开门,招收工农干部和工农子女入学。新解放区教育工作的关键是争取、团结、改造知识分子,要在师生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逐步树立革命人生观。

——摘编自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革的特点及意义。
2022-12-07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王守仁认为小学教育“尤在致力于德行心术之本”,“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对于教师要“毋事于言,以身先之。教不由诚,日惟自欺”。他还告诫弟子要远凶人,近良士,并且告诫上门之人勿为浪荡之行。

——整理自王守仁《王阳明全集》等

材料二   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推出小学教科书《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教材选取了大量的女性人物形象,像《记江西康女士》中独立自主的康爱德,又像《近世第一女杰罗兰夫人传》中刻画的为民主革命献身的英勇夫人等。选取的男性形象,如《法兰西之革命》中提到的孟德斯鸠、卢梭、拿破仑等人。教材还呈现了大批实业家人物形象,皆是近现代以来国内外优秀的实业家,此外发明家、科学家形象亦比比皆是。

——摘编自闫苹、张雯《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评介》

材料三

新中国小学阶段培养目标
1963年《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品德,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写作和计算的能力……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正常的发展,具有健康的体质。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守仁的小学教育思想。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人物形象选择蕴含的价值取向,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价值取向的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归纳新中国小学阶段培养目标的共性。
2022-02-1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6年,我国决定发展自己的原子能事业。不久后,由于苏联拒绝再为援建的原子能项目提供原子弹样品和技术资料,我国决定“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原子弹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钱三强力荐年仅35岁的朱光亚担任核武器研究科技方面的总负责人。在朱光亚的建议下,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程开甲、陈能宽、周光召等人都加入进来,他们从最基本的理论学习、实验准备工作,到规范科研管理、建立团队精神,仅耗费很短时间就搭建起了一套中国核武器研发的“黄金阵容”。1962年,虽然遭遇了三年困难时期,朱光亚等还是向中央提出了两年内进行我国第一个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的“两年规划”。毛泽东对此作出重要批示:“很好,照办。”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许,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摘编自顾小英、朱明远著《我们的父亲朱光亚》

材料二   1996年7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一事发表声明,下图所示为其内容摘录:

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我们研制和发展少量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中国发展核武器也是为了保卫世界和平,为了打破核讹诈和核威胁,防止核战争,最终消灭核武器。

中国从拥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就郑重声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还无条件地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做出并恪守这一承诺的核武器国家。中国从未在境外部署过核武器,也从未对别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中国积极参加日内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谈判。

我们衷心希望,永远不发生核战争。人类既然能在二十世纪制造出核武器,也完全有能力在二十一世纪彻底消除核武器。中国政府和人民愿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一道,为实现这一崇高目标而努力奋斗!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6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原子弹研究取得突破的有利条件,并谈谈朱光亚等人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末我国暂停核试验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发表关于停止核试验的声明有何意义。
2021-12-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邓稼先(1924.6-1986.7),中国著名科学家。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23岁的邓稼先赴美求学,并于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工作。1959年6月,苏联政府终止了援助中国研发核武器的原有协议,中央决心自己动手。邓稼先担任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边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另一边自己也带头攻关。在周光召的帮助下,邓稼先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苏联专家的既有结论,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邓稼先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甚至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党中央决定在1964年10月进行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实验,最后签字确定设计方案的就是邓稼先。他与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总结了上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仅对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具有指导作用,也是培养核能领域科研人员的入门教科书。此外,他还撰写了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等许多讲义。

——摘编自《军工文化》杂志社《邓稼先了却报国之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稼先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邓稼先的优秀品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812月,前苏联最高苏维填通过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苏联国民教育制度》的法律。该法律规定:中学修业年限由10年延长到11年,普及义务教育年限由7年延长到8年;学校大量增加生产教学和劳动时间,并兼施职业训练;高等学校优先招收有两年以上工龄的青年等等。这次改革加强了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但开始暴露出严重的缺点:生产劳动时间过多,严重地影响教学质量;学校中由于缺乏必备条件,组织生产教学和职业训练遇到困难。改革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张耀源《世界当代文化教育史)

材料二   50年代初,采取“一边倒”、“以俄为师”的方针,模仿苏联教育重建新中国教育制度。从教育理论到学制、学校教育、教学过程、教材、方法等各方面对“苏联经验”系统地全盘移植。为了适应工业化需要,加速培养专门人才,从1952年开始,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其基本特点是教育计划与国民经济计划紧密相连,国家对高校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

——杨东平《中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50年代苏联教育改革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发展的背景。
2021-12-0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国家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会议认为,必须对旧教育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造。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材料二:1946~1965年全国中等学校学生人数变化示意图(单位:万人)


备注:中等学校包括中等师范学校、技工学校、普通中学、工农中学及预科、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附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性质的根本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任一时段,概括该时段的教育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2021-10-12更新 | 14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8年12月,前苏联最高苏维填通过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苏联国民教育制度》的法律。该法律规定:中学修业年限由10年延长到11年,普及义务教育年限由7年延长到8年;学校大量增加生产教学和劳动时间,并兼施职业训练;高等学校优先招收有两年以上工龄的青年等等。这次改革加强了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但开始暴露出严重的缺点:生产劳动时间过多,严重地影响教学质量;学校中由于缺乏必备条件,组织生产教学和职业训练遇到困难。改革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张耀源《世界当代文化教育史)

材料二   50年代初,采取“一边倒”、“以俄为师”的方针,模仿苏联教育重建新中国教育制度。从教育理论到学制、学校教育、教学过程、教材、方法等各方面对“苏联经验”系统地全盘移植。为了适应工业化需要,加速培养专门人才,从1952年开始,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其基本特点是教育计划与国民经济计划紧密相连,国家对高校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

——杨东平《中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50年代苏联教育改革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发展的背景。
(3)结合苏联教育和新中国初期的教育改革,谈谈对今天教育的启示。
2021-06-1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教育事业

材料一 书院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一种特有的教育形式,起源于唐代中期,其作为一种制度确立于后周。到了宋代,书院作为主要的教育和学木研究机构,开始进入中国书院发展史上最为兴盛的时期,对宋代深厚人文特质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宋代书院的产生和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与官学、私学、科举制度及文化学术思想的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

——李艳《宋代书院研究》

材料二1949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教育应着重为工农大众服务。19515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毛泽东提出“用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是我们党的一项最圣本的政治任务”。19519月,周恩来向参加京津两市高校教师学习会的3000余名教师作了专题报告,要求知识分子“从民族立场进一到人民立场、更进一步到工人阶级立场”,要为人民服务。195110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全会上特别指出:“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迳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教育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建国初期我国培养知识分子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教育产生的重要影响。
2021-04-1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教育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进化。


——摘编自胡钦太等《工业革命4.0时代下的智慧教育》

材料二下面是1951~1957年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同学科学生数量的构成比重情况表(%)。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教育变革的阶段性特征,并简析工业社会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
2021-02-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