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发展对新动力的日益突出的需求,推动了蒸汽机的改进。瓦特在大学修理仪器期间,学校曾把一台旧式的纽可门蒸汽机交给他修理。他通过大量实验以及根据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布莱克提出的潜热、比热理论进行分析,自筹资金,租了间地下室,买了必要的设备,反复实验,经历了无数次挫折和失败,在工人的帮助下,终于发明了与汽缸分离的冷凝器,解决了制造精密汽缸、活塞的工艺问题,发明了具有连杆、飞轮和离心调速器的双动作蒸汽机,制成了新的可实用的蒸汽机。

——摘编自李亚霖《论蒸汽机的发明对18世纪工业技术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1958年,在湖南省安江农校初任教师的袁隆平开始研究孟德尔一摩尔根遗传学、用其指导育种。1960年他开始研究水稻,19611962年在水稻的研究过程中他以自己获得的数据体会了孟德尔遗传学的正确性。他从前人的科学积累中得知杂交优势,得知杂交玉米、杂交高粱的成功,得知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对杂交水稻的尝试。他和他的团队通过多年研究,对先前文献有继承、有突破,长期艰苦努力后,到1973年得到提高产量的杂交水稻,很快得到推广。

——摘编自饶毅《55年前,袁隆平发表论文的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瓦特和袁隆平作为伟大科学家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瓦特改良蒸汽机和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瓦特和袁隆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似贡献。
2021-09-0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2022届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1955年初,中国开始创建核工业。当时,毛泽东说:“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这反映了新中国
A.迫切需要巩固国防B.“一五”计划成效卓著
C.工业体系需要完善D.制度优势引人注目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2020年12月17日,习近平贺电指出嫦娥五号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又向前返出了一大步。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1970年,中国成功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
②1984年,中国在四川西昌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③1990年,中国开始掌握一箭多星技术并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④2008年,“中星9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解决了边远地区收看电视难的问题
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21-07-2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20210719-005【2021】【高三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邓小平说:“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有多样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和艺术爱好。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当在我们的文艺园地里占有自己的位置。英雄人物的业绩和普通人民的劳动、斗争和悲欢离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古代人的生活,都应当在文艺中得到反映。我国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表演艺术中一切进步的和优秀的东西,都应当借鉴和学习。”邓小平旨在
A.强调文艺问题须“百花齐放”
B.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C.说明开放的中国需要引进外来文化
D.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021-05-13更新 | 422次组卷 | 8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20210719-003【2021】【高三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82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面向、依靠”方针由此成为指导之后20余年科技工作,尤其是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导向,也成为此后描绘全国科技体制改革蓝图的基本方针。以下属于我国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取得的空间技术领域成就的是
①中国在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②中国用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
③墨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研制成功
④中国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并且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12更新 | 252次组卷 | 5卷引用:【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历史】【SX00110】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承担卫星发射最多、综合发射能力较强的航天发射场,近80颗国内外卫星从这里被送入太空。下列卫星和宇宙飞船在西昌发射的是
A.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1975年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C.1984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D.2003年中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2021-03-06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20210719-001【2021】【高三下】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以建设与恢复发展为主要任务,国家将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定义为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1950,教育部提出实行教育与生产结合1954年开始,中共中央开始积极引导中学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向党中央靠拢,推动劳动教育的文化熏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1978年改革开放揭开了时代新篇章,劳动教育改革也提上日程。1981,党中央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确立,脑カ劳动才受到重视。进入21世纪以后,劳动教育进入整合发展时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方式让劳动教育更加多元化,劳动情感教育将劳动情感进行整合塑造精神世界的繁盛。全面推进学生自主参与社会综合性实践,培养独立意识,认知劳动创造的乐趣与重要性。

——张雨强、张书宁《新中国成立70年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倡劳动教育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教育有何新发展,并简要概括其影响。
2021-01-3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全国卷历史试题
8 . 1964年10月17日,日本共同社评论,"政府认为,不应当抱有这样的飞跃式的想法∶因为中国进行了核试验就应该立即让中国加入联合国"。这一评论反映了
A.中国国防科技已领先世界B.中国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
C.日本企图阻止中国核试验D.中国已拥有了远程核导弹
9 .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不断成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建立了政治工作机构,开设了马列主义课程,明确了高等教育为工农开门,为生产服务的方向。从1952年起,教育部规定大学从一年级开始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师翻译苏联教材,成立教研室。另外,批判了"通才"教育和理论脱离实际的思想,明确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1952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院系调整。综合大学由49所调整为14所,工业院校由28所增加到38所,农业院校由18所增加到29所,医药院校由22所增加到29所……1958年又建立了一批新的工科院校。到1966年以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基础学科、技术学科、社会学科、艺术、体育、外语、师范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

——摘编自顾明远《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


根据材料,围绕高等教育的发展拟定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0-12-2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高考五省百校联盟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1953年5月,中共中央确定了各科教材的编写原则和体系安排,设立了编审制度。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学计划,于1956年编写完成新中国第二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这些举措
A.推动了半殖民地教育的改造B.贯彻落实了“双百”方针
C.反映了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D.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2020-12-27更新 | 298次组卷 | 5卷引用:金太阳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新高考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