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建国以来全国高考的时间

1952年8月15日-17日3天,举行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

1966年,高考停招。大学只接受推荐的工农兵学员。

19771210日,全国各地573万考生参加高考。

1978年-2002年,高考时间固定在77日-9日这三天。但1978年是720日-22日和1983年是715日-17日。

2003年至今,高考日期是每年的67日-9日。但由于汶川大地震,2008年四川部分考试高考时间在73日-5日;由于新冠肺炎,2020年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7日-9日。

——据有关资料整理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06-2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8年12月,前苏联最高苏维填通过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苏联国民教育制度》的法律。该法律规定:中学修业年限由10年延长到11年,普及义务教育年限由7年延长到8年;学校大量增加生产教学和劳动时间,并兼施职业训练;高等学校优先招收有两年以上工龄的青年等等。这次改革加强了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但开始暴露出严重的缺点:生产劳动时间过多,严重地影响教学质量;学校中由于缺乏必备条件,组织生产教学和职业训练遇到困难。改革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张耀源《世界当代文化教育史)

材料二   50年代初,采取“一边倒”、“以俄为师”的方针,模仿苏联教育重建新中国教育制度。从教育理论到学制、学校教育、教学过程、教材、方法等各方面对“苏联经验”系统地全盘移植。为了适应工业化需要,加速培养专门人才,从1952年开始,高等学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其基本特点是教育计划与国民经济计划紧密相连,国家对高校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

——杨东平《中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50年代苏联教育改革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发展的背景。
(3)结合苏联教育和新中国初期的教育改革,谈谈对今天教育的启示。
2021-06-1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曾经有这样一位华人同胞说:“自己定居生活在外国多年,海外华桥同胞总是受到西方国家不公平对待或者冷眼相看;1964年10月16日之后,西方国家民众对待当地华人同胞另眼相看,这位华人敢于在西方国家中骄傲说出“我是一名中国人”,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
A.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C.“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进入轨道D.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4 .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某领域发展情况统计曲线图,曲线图所反映的主题应是
A.建交国家数量B.科技成果数量C.高校在校人数D.全国粮食产量
5 . 1956年1月,在中共中央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中宣部部长陆定一说:……学术问题、艺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此后不久,毛泽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A.“双百”方针B.“二为”方向
C.“八字”方针D.“科教兴国”战略
6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最早起源于195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1957年科学奖进行了首次评审,1963年国务院发布了《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条例》,毛泽东为“发明证书”亲笔题字。到1966年5月,批准了发明奖励共297项。以下科技成果可能被列入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B.“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
C.载人航天技术的实现D.培育杂交水稻“南优2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79年10月,邓小平在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强调,文艺创作 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 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各级党委不要横加干预。这一讲话表明了
A.“双百”方针的回归B.党对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视
C.拨乱反正的开始D.文艺创作根源于个人经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7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会主义文艺总方向,这一方向体现了其质的规定性:“文艺为人民服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适应人民理想和实践利益的需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最大利益。其质的规定性主要反映了
A.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时代性B.纠正文革“样板戏”的紧迫性
C.执政党在文艺上的决定性作用D.对“双百方针”的修正和发展
9 . 1954年4月,政务院发出指示,要求教育部根据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中学教育的目的,进步以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和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方法,有计划地修订中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这一做法意在
A.提升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B.确立唯物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培养教育研究的专门人才D.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10 . 有学者认为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经历了三次转移:第一次是以发展与重化工业和国防事业有关的尖端科学技术为重点的战略转移;第二次是以“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为基本内容的战略转移;第三次是以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而确立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的科技发展战略。这说明中国科技发展
A.违背历史发展规律B.随着时代主题而转移
C.受苏联模式影响较大D.攻坚重点始终不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