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如图所示为中国邮政为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事件而发行的邮票纪念册扉页。该历史事件
A.确定了“863计划”的重点项目B.体现了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
C.推动了科技事业的拨乱反正D.部署了研制“两弹一星”的任务
2022-01-1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三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21年9月,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为保障三位航天员安全“回家”,我国在近5万平方公里的着陆场区部署了三位一体的常急兼备搜救力量体系,构建了200多种应急预案,组织了两次直升机分队空中通信联调及空地协同搜教训练。材料说明我国
A.通过航天实验提高了通信技术B.成功实现了航天员的安全返回
C.以强大的国力保障了航天探索D.已掌握了探索月球的技术基础
3 . 如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幅宣传画,名为《帮助妈妈学文化》。该画反映出当时中国
A.女性的政治地位显著提升B.重视提升民众的文化水平
C.国民教育体系的发展完善D.教育模式借鉴了宗法传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列科技、教育成就中,哪些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并按时间顺序排序(     
①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②研制出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
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秦山核电站的建成
⑤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⑥“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A.⑤④②①⑥B.③⑤⑥①C.④①⑥②D.④⑥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如图(新华社照片)为1952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一生产合作社的妇女识字小组在上课的情形。图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建国初期农业改造的完成B.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
C.新中国对公民人权的重视D.新中国义务教育逐渐开展
6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对如图理解正确的是(     
A.新中国教育事业获得了全面进步B.我国已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改革开放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D.科教兴国提升中国高等教育质量
7 . 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日本确立“科学技术立国”战略、欧共体制定了“尤里卡”计划、前苏联提出了“加速发展战略”等。1986年,邓小平根据王大珩等四位科学家的建议,亲自批准启动了“863”计划,选择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主题项目作为研究发展目标。这表明,“863”计划启动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家的推动B.高技术领域激烈的国际竞争
C.冷战对抗加剧D.新技术新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这是《感动中国》为一位科学家颁奖时的颁奖词。下列有关这位科学家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他是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②他的成果使我国成为农业最发达国家
③他的成就为中国和世界作出重大贡献
④他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 .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显示,过去十年,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工智能下一个十年将在强化学习、知识图谱、智能机器人等方向重点发展。这反映出我国
A.人工智能应用广泛B.科教兴国成效显著
C.高等教育世界一流D.对外开放纵深发展
10 . 图1、图2所反映的共同目的是
A.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掀起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D.促进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和提高民众素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