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9 道试题
1 . 以下科技成就(     
时间主要成就影响
1964年6月我国中近程地对地导弹研制成功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导弹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打破了超级大国核武器垄断
1966年10月我国安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试爆成功我国开始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A.说明我国科技已经领先世界B.体现了我国国防科技的突破
C.反映了经济对科技的影响力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直接指导
2022-07-23更新 | 744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17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统计,从1949年到1957年,中国建立了10个全国高等政法院系,政法院校毕业生达13000多人,研究生近300人,轮训了10多万名司法干部,各法学学科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这体现了(     
A.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形成B.高等院校办学自主权扩大
C.民主政治建设的迫切需要D.高校院系设置以政法为主
2022-12-02更新 | 19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4反映体现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3 .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巨大成就
工业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
国防与科技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
农业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文教与卫生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文化建设等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先进典型及精神风貌(1)先进典型:“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__,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有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华罗庚等。
(2)时代精神: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外交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__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________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这些外交成就拓展了中国外交活动的舞台

2022-11-3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8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全国通用)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52年,新中国第一次制定了全国统一的教育政策,开启了以“新”换“旧”的课程改革之旅。1953年至1957年以“师法”苏联服务课程体系建设为主题的第二次课改顺势而来。……1977年,全国科学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破除了前一时期课改存在的诸多困境。随后,教育部通过成立“教材编审领导小组”,确定中小学基本学制(十年制),使用第五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等举措。1981年至1984年,我国拉开了第六次课改的大幕,教育部先后颁发六年制和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修订草案。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体制创新和法律保障。为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义务教育,当时的国家教委制定了课程教材发展规划课程教材多样化和三级管理政策,确定了教材审定制,而所有行动举措也推动了第七次课改的登场。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掀起了以“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第八次课改的浪潮。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课改事业依旧坚持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发展理念,不断变革和探索新的育人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编自罗生全《70年课改的变迁、收获与经验》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课程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课程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2-07-01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8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理论自信-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12月,在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动员国外留学生早日回国,统筹解决回国留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安排。5060年代,2500多名旅居海外的专家、学者,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效力,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如邓稼先、钱学森等。

——摘编自《中华留学教育史录》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留学生归国的原因。以近代以来一位杰出的留学归国历史人物为例,简评其志向情怀和历史贡献。
2022-08-31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4评价、评述类材料题-2023年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模版
6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让美国感到“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认为,“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材料说明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A.得到了美国大力援助B.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C.打破了美国单极世界D.使中国跻身科技强国之列
7 . 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正式成立,包括物理学数学化学部、技术科学部等四个学部。各学部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国际科学发展趋势,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并相继组建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学部的组建(     
A.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需求B.体现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C.为保证“一五”计划顺利实施D.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2022-08-02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中国现代史部分(配套练习)-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常考历史概念】讲解课件与配套练习(通用版)
8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通过《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实施,中国逐步摆脱了对苏联援助的依赖,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独立自主地建成了自己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和国防科学技术体系。这些科技成就(     
A.体现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B.包括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
C.尤其是原子弹、氢弹研制成功有力捍卫了国家安全
D.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进行
2022-08-02更新 | 623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8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全国通用)
9 .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一方针意在(     
A.推动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实现
B.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各类人才
D.有力保障“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2022-07-24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易错点0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10 . 【历史中的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照片是触摸历史脉搏、感受生命温度的媒介。围绕“历史中的人”,提取以下一幅或多幅照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7-20更新 | 419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