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2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56年至1957年间我国文化领域的一些重要活动。这些活动
时间主要活动(成果)
1956年3月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共上演49个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话剧
1956年8月第一届全国音乐周,演出包括传统、现代、红色、民族等各类音乐作品
1956年全年国内学术著作出版量激增,多于1950年至1955年6年间的总数
1957年1月全国60多个专业歌剧团体在北京会演,20多天演出节目360多个

A.折射新中国经济社会的蓬勃景象B.推动了“双百”方针的提出
C.表明文化领域出现“左”的倾向D.凸显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丰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1年开始,中国留美幼童开始陆续回国。归国后的学子积极改造中国社会,并以渐进的方式,逐步把近代风气带进政府部门,冲击着封建官僚旧习,尤其是在抵制贪污、求真务实、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方面效果较为显著,为近代中国政治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1875年赴美留学的梁诚,在晚清交涉赎回兴筑粤汉铁路权益的进程中作出巨大贡献,这件事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梁诚在美多年,深知美国政治运行模式,因此,他通过多种渠道争取美国各界的支持,请求他们支持中国的庚子退款要求,利用报刊舆论对美国政府和时任美国总统的老罗斯福施压。部分留美幼童又以极大热情投入到民主化的建设潮流中,不断奋斗,不断前进,努力追求民主共和制度的实现。因而,他们对近代中国政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摘编自鲁涛《留美幼童与近代中国政治》

材料二   1950年,我国与波兰、捷克等5个东欧国家交换25名留学生,学习语言、历史等科目。从1951年起,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新中国开始正式较大规模地向苏联派出留学生,用以发展重工业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改革开放后派出的留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645岁之间,并对留学生的资格作了严格的规定,在选拔程序上则需经派出单位初选、全国外语统考、省级高教行政部门复审、教育部监察等四道关。1981年开放自费留学政策后,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留学人员对留学国别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选择趋向,人们的留学热情空前高涨,留学成为牵动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社会热点,留学的动机也不仅仅是求学为第一,而是有了更多个人功利的考虑。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在中国出国留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另一个人潮开始涌现,这就是“海归”潮。

——摘编自张雪蓉《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变迁和时代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留美幼童回国后为改造中国而努力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留学教育的变迁并分析其原因。
2022-06-03更新 | 28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压轴(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72年,在历经五年艰辛努力,提取研究了几千种中草药后,屠呦呦团队从东晋葛洪所咨的《时后备急方》书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溃,绞取汁,尽服之”的内容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试验验证后,终于发现了青蒿素,其疗效远超当时美国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的发现
A.说明中国的生物医学领先世界
B.是传统中医与现代科学结合的成果
C.得益于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D.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太空出差183天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终于回到地球的怀抱。这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中国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做出更多开拓性贡献。下列关于现代中国空间技术取得的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1967年,“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升空
B.1980年,向南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C.1999年,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D.21世纪以来,成功掌握“一箭多星”技术
2022-06-0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温州中学、金华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77年9月19日,邓小平在会见教育部主要负责人时发表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重要讲话,提出高效率的办学制度就是尽快培养一些人才出来。1978年到1982年,我国高考录取比例由5.69%上升到了17.11%。这表明
A.改革开放推动了高考的恢复B.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逐步相适应
C.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不断增长D.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得到满足
6 . 1951年9月,教育部设立“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三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程,系统教授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等经典著作。1952年11月5日,教育部颁布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政治理论课(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为公共必修课。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定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2022-05-31更新 | 291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2届高三保温卷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发展,特别是1648年宗教战争的结束,西欧社会涌现了一大批诸如达·芬奇,哥白尼、培根、开普勒,伽利略、哈维、牛顿等在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自然科学的兴起推动了科学教育的发展和一批新型中等学校的创办。同时,一批富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如拉伯雷、培根、弥尔顿、配第、夸美纽斯,康帕内拉、安德里亚、洛克等,在他们的著作中也积极倡导科学教育,要求学校扩充实用知识,改进教育和教学方法。这种思想无疑反映了近代西方教育科学化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材料二   1982年颁布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首次将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写入执政党的大会决议,这标志着“教育现代化”被正式提出。1983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提出将教育现代化推升至新高度。《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系统地阐明了改革的两大主题,即管理体制变革与教育结构调整,这为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体制和结构层面的支撑。1993年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加大教育的开放力度、要敢于创新”,为21世纪初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总体谋划。《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开宗明义地规划了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一流大学的建设并且吹响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号角。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其中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有力抓手。

——据曲铁华《新编中国教育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7世纪西方科学教育兴起的原因,并说明其对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教育的演进趋势,并简析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90—1999年间,河南省希望工程各级实施机构累计援建希望小学510所,遍布全省95个县(市)区,累计救助中小学生95935名,救助大学生383名。这主要体现了希望工程(       
A.为教育发展做出重大贡献B.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产物
C.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D.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2022-05-2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模拟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9 . 毛泽东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第二是为农民的,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毛泽东的这段论述
A.致力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为夺取中心城市提供基础
C.契合新民主主义理论要义D.在建国后被长期有效地执行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10 . 在医学方面,人工智能可以进行基于图片分析的检验结果分析,从而实现辅助诊断,且在部分诊断领域可达到90%以上;在智能金融方面,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定制理财方案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这反映出(       
A.科学技术综合运用水平提高B.科技发展主要源于社会需要
C.科技发展带来生产生活变化D.人工智能提升人类智力水平
2022-05-26更新 | 361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七校联考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