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77年10月,在邓小平的积极推动下,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的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不再根据家庭成分限定考生资格。这一举措(     
A.是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体现B.落实了“百家争鸣”的方针
C.彻底否定了“文革”的错误D.建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中等教育主要被男子控制,女子教育被忽视。1848年,英国“家庭教师福利会”创办了培养家庭教师的“女王学院”,后来发展为师范学院。186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捐款学校法》,该法案规定女子学校和男子学校享有同等权利,女子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受教育权利。1870年,英国的高等学校开始向妇女开放,并设置了妇女学院。到19世纪末,从小学到大学,英国女性和男性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选编自张斌贤主编《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   1901年以后,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不同形式的女子学校。1903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规定“家庭教育包括女学”。1907年,清政府学部奏设女学,拟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女子教育在学制上取得了合法地住,但距离全面放开女子教育还有很大的距离。

——摘编自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

材料三   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均明确规定:妇女在文化教育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不仅如此,国家全面推进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在1952年、1956年和1958年掀起三次扫盲风潮。使1600万妇女摘掉了文盲的帽子。一些地方通过半日制班、午班、夜班、女青少年班、巡回教学、允许带弟妹上学等多种形式为女童入学营造条件。各地教育部门和妇联通过座谈走访、挨门逐户宣传等方式帮助群众破除“女子读书无用”的旧观念,动员大批女童入学。

——摘编自林丹《新中国70年中国妇女教育的进步与成就》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与英国女子教育发展的共同特点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50年代中国女子教育的新发展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设立了全国最高教育行政领导机关教育部,蔡元培任教育总长。任职期间,蔡元培先后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和《对于教育宗旨之说明》中,系统地阐述了其教育新思想。他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者,皆今日之教育不可偏废者也”。此乃他为民国教育提出的“五育”并举、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的新教育宗旨。蔡元培辞去教育总长职后,教育部颁行的民国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助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私立学校采取政策保护和经济上的扶助。在19491951年期间,国家基本上维持了私立学校的发展。19526月,毛泽东在《关于北京中小学学生负担及生活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如有可能,应全部接管私立中小学。”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教育部于8月份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教育行政会议,决定从1952年下半年起至1954年,将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政府接办。此外,从1952年起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过程中,全部的私立高等学校都由人民政府接办,改为公立高等学校。至1956年,全国1467所私立中学和8925所私立小学已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

——摘编自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行民国教育宗旨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新中国成立后私立学校逐步改为公立学校的背景及其影响。
2023-02-11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5月校模(5)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教育的奠基

材料一   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929日)

材料二   一、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二、创办人民大学,培养建设人才,这是完全新式的高等教育的起点。同时普遍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

三、老区教育,现在以巩固与提高为主,解决师资、教材问题。

四、新区教育工作的关键,是争取团结改造知识分子。此外,必须维持原有学校,逐步改善。

五、新区学校安顿后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

六、积累经验,逐步改革旧教育制度。

七、对中国人办的私立学校,一般采用保护维持,加强领导,逐步改造的方针。

——摘编自钱俊瑞《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要点》(1949年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人民教育的奠基”进行历史阐释。
2023-02-10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福建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5 . 1962年3月,周恩来在《论知识分子问题》报告中,肯定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科学和科学家的作用。这一主张( )
A.与经济工作调整相适应B.提高知识分子入党积极性
C.表明经济建设取得成效D.凸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57年底,中国体育学术界掀起了体育学术话争,大家纷纷就武术等传统体育发展问题展开大讨论。当时体育学术界的两家专业期刊-《体(育文丛》和《新体育》还增辟专栏,发表我国体育学术界的不同言论,体育学术界进而呈现出空前的的繁荣。体育学术界的繁荣(     
A.体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折射出当时体育学术界“浮夸风”盛行
C.说明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重心D.得益于“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践行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有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宋朝建立后,统治者急功近利,只注重科举选拔人才,以满足立国之初对于大批治术人才的需要,而忽视设学培育人才,以致于立国后的80多年间,官学没有得到应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书院便以新生事物所特有的强大生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

     ——摘编自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清末的教育改革是从改革科举、创办新学堂和鼓励出国留学开始的。政府于1904年制定了一套以日本为模式的学堂行政管理规章,学堂的正规教育分为初、中、高三级,高等学堂毕业后可进入分科大学学习,分科大学的毕业生被授予进士功名,高等学堂的学生被授予举人功名。除了学习政治学和法律外,学堂中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要举行祭孔仪式,儒家经典和雍正的《圣谕广训》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摘编自【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   人民政府接管了国民党统治下的各级学校,还对这些学校进行了初步改革,废除了国民党“党义”、“公民”等及反动教材,开设了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为主的政治课。全国接受外国津贴的20所高等学校,改为公立或中国人自办的私立学校,政府予以补助,外籍董事一律解职。人民政府还进行了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工作,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习和专科学校,逐步创办函授学校和夜大学,并在机构上为大量吸收工农成分学生入高等学校准备条件。

——摘编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朝书院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晚清的教育改革。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教育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49年12月23日至31日,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关怀与直接领导下,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重申了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会议提出“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针。会议提出教育工作的发展应是普及与提高的结合,在当时和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必须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普及上面,并将这种教育与国家建设的需要(目前的需要和长远的需要)密切地联系起来。同时,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向工农开门,招收工农干部和工农子女入学。新解放区教育工作的关键是争取、团结、改造知识分子,要在师生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逐步树立革命人生观。

——摘编自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革的特点及意义。
2022-12-07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51—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因此,许多大学的文、史、法学院或系实行合并,组建了多科性工学院,或独立成专门的工学院。这一调整(     
A.完善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院系设置B.意在改变不合理的教育布局
C.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10 . 2022年4月,神舟十三号结束为期六个月的空间任务返回地球,快速返回技术是中国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大突破。下列新中国成立后的航天科技成就,依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东方红一号”进入预定轨道
②掌握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技术
③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④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2022-12-01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和台州市临海市2022届高三5月选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