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2 道试题
1 . 如表为新中国成立前后,以老舍作品《骆驼祥子》为原本创作的连环画的情节变化。这表明(     
创作时间情节变化
20世纪40年代忠实地依据原著作品
1951年增加了“祥子经曹先生介绍去了解放区”的情节
1953年增加了“祥子因为偷鸡摸狗被关进监狱,狱中遇见无产阶级战士,深受感化”的情节
1957洋子的悲剧被改编为爱情故事,虎妞被改编得善良美丽,充满同情心
A.连环画成为文化普及的重要手段B.连环画集中继承了传统艺术风格
C.特定思想感情风俗习惯影响创作D.连环画的革命救亡色彩愈发浓厚
2 .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这一教育目标(     
A.体现了双百方针B.适应了巩固新政权的时代需要
C.照搬了苏联经验D.配合了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2022-08-0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一方针意在(     
A.推动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实现
B.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各类人才
D.有力保障“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2022-07-24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山东专用)02
4 . 新中国初期的教科书插图中有丰富的人物形象:工人头戴工作帽,身穿工作服,在工厂劳动;农民头包白毛巾,身穿圆领对襟单衣,在农田、果园劳作;妇女一改此前的纤弱形象,呈现出劳动妇女的健康美。此举意在
A.普及九年义务教育B.塑造社会的新风尚
C.贯彻“双百”方针D.响应科教兴国战略
5 .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 ( 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这反映我国
时间1977年1979年1984年1988年2008年2011年
录取率%4.86.1    28.7     24.65772.3
A.建立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实现了普及的目标
C.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D.践行了“科教兴国”战略
2022-07-03更新 | 235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51年唐韵笙基于传统戏《假途灭虢》(取材于《左传·僖公五年》等),创编了新型京剧,将其更名为《唇亡齿寒》并组织进行义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据此可知(       
A.“双百”方针推动戏剧走向繁荣B.传统戏剧焕发活力成为社会潮流
C.戏剧作品服务于当时的政治需要D.革命题材戏剧适应大众文化需求
8 . 新中国成立后,泰兴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积极动员农民参加冬学运动,并成立专门的妇女识字班,开展识字扫盲,妇女参与积极性远高于男性,至 1956年渐成高潮。由此可知
A.识字学习成为国人共识B.识字教育推动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C.新中国实现了男女平等D.社会教育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奠定群众基础
2022-06-06更新 | 51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考前打靶历史试题
9 .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在圆满完成月球月壤取样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载人登月”将会是未来要实行的重大工程。在此之前中国首位登上太空的航天英雄是
A.景海鹏B.刘伯明C.杨利伟D.翟志刚
10 . “双百”方针强调在文艺和科学工作方面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下列说法体现了这一内涵的是
A.“所有外国文艺作品都可以引进”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