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2 道试题
1 . 下表呈现了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三次转移,由此可知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
时间科技发展战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优先发展军事、重化工业以及尖端技术
20世纪八十年代初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20世纪九十年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
A.优先满足国家的安全保障
B.依据特定时期的国家需求
C.彰显意识形态的鲜明导向
D.突出服务民生的大局意识
2021-11-19更新 | 2302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51年7月,政务院规定学生每日体育、娱乐活动或生产劳动时间,除体育课及晨操或课间活动外,以一小时至一个半小时为原则。此规定旨在
A.广泛动员抗美援朝B.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C.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求D.迅速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2021-11-19更新 | 25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64年,中国开始在全国推广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30%;1976年开始推广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产量在矮秆水稻的基础上再增加30%。由此可见中国
A.科研工作未受“左”倾错误的影响B.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C.形成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种植结构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5 . 中国核司令程开甲说:“我永远忘不了过去中国人被人看不起、受人欺侮的滋味。有了原子弹,中国人才真正挺直了脊梁,我们为核武器而献身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国家能硬邦邦地站在世界人民面前!”这说明新中国研制核武器旨在
A.顺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B.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C.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目标D.加快工作重心的转移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面接收了之前存在的各类国、私立中小学和大学,转为公办学校,统一教材、教案并建立考试制度。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
A.推动教育在全国的普及B.确保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C.回应教育现代化的诉求D.巩固近代教育发展的成果
2021-11-09更新 | 1079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十四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表中数据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
A.短时间内实现了普及的目标B.在曲折中逐渐发展起来
C.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一致
2021-11-09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毕生奋斗的梦想,就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让所有人不挨饿。”文中的“他”是
A.王进喜B.焦裕禄C.邓稼先D.袁隆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新华字典》是中国最为普及的一部工具书,自诞生以来经过多次修订。其中一次修订增加了如光盘、手机、木糖醇、克隆、基因、期货交易、盗版、绿卡、社区、超市等上百个新词。这次修订
A.体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要求B.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
C.是各条战线拨乱反正的具体体现D.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新气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文革”期间盛行“阶级斗争”文艺,国内的戏剧创作不再是“百花齐放”,而是“百花凋零”,样板戏“一枝独秀”。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大量文艺工作者被下放劳动改造B.传统戏剧失去了观众群
C.“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D.戏剧艺术得到了空前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