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     )
史料记载出处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书·元帝纪》
君之养民,五教五用马。……民有不循斯教者 ……五刑以加焉朱元璋《大诰·民不知报第三十一》
《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顾钧集》第5卷
A.统治者治国遵循法律至上的理念B.统治者重视教化的作用
C.伦理纲常为立法基本原则D.统治者礼法结合的治国思想
2 .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这反映了东汉末年
A.儒学正统地位发生了动摇B.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C.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D.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
2020-06-19更新 | 445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董仲舒认为天有独立的意志,它不仅能以“美祥”来为帝王歌功颂德,还能以“妖孽”“灾害”“怪异”等来“谴告”“惊惧”人事。此思想(        )
A.与先秦儒家思想一致B.强调“天”为人民服务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汉代画像石中有许多描绘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画面,其中,历史故事主要宣传如邢渠哺父的孝道、荆轲刺秦王的忠义等,历史人物主要有三皇五帝、周义王、周武王、周公、孔子等。这反映出(        )
A.儒学教育在民间已经实现普及化B.汉代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C.儒家思想有利于重学风尚的形成D.儒家广泛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汉武帝为了表彰儒学,立五经博士。五经博士在太学当教官,他们的学生叫博士弟子。博士弟子由武帝时的五十人,递增至成帝时的三千人,东汉顺帝时的三万人。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儒家弟子完全垄断官场B.儒学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C.地方教育系统初步建立D.学术平等竞争愈加激烈

6 . 材料一:《思想家的话语》A性善论B性恶论

材料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三: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五: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1)根据材料一中的文字指出思想家A、B分别是谁?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四、五,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
(4)结合以上材料,谈一下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变化)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2019-10-25更新 | 223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淄博市沂源一中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文帝设立《孝经》博士,魏晋皇帝多标榜“以孝治天下”,唐代《孝经》升格为与“五经”并列的儒家经典。这反映出
A.道德教化日益受到重视
B.儒学教育走向神秘化
C.民间信仰与朝廷的互动
D.孝道推动了儒学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代司法中有“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罪犯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曾有父亲藏匿犯了杀人罪的义子也不治罪的判例。这表明当时
A.存在司法权力滥用的现象
B.儒家伦理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强化
C.司法体系发展还不够完善
D.儒家经典成为了法律的基本原则
2019-08-23更新 | 265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秦始皇虽以法家手段统治中国,“焚书坑儒”禁绝百家,但是正如李斯撰稿的碑文的陈述,秦王朝高举的意识形态,其实与儒家价值相当符合,也是着重于儒家提倡的孝、悌、忠、贞。这反映了秦朝
A.注重规范伦理秩序
B.儒法价值趋向融合
C.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D.始终坚持外儒内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