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儒家思想文化发展脉路清晰,两千多年来的发展使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文化内化为一种人文品格,深深积淀在国人的精神血脉之中,可以说,儒家思想文化一脉相承。儒家思想文化基因之所以能够流传,一个内在的原因是,在每个关键时刻都不乏儒家思想文化自觉者和自信者。儒家思想文化的开拓者们以他们独有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留下了他们传承与创新的历史轨迹,弘扬着刚健自强的思想文化主旋律。

——摘编自刘维民《略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任意提取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先进文化在不断变动中总是与时代相适应,不吸收其它文化中有益的东西,融汇各种思想而得以丰富自身的理论和内容,从而呈现创造性的转化与创新性的发展。同时,若一个思想体系趋于独断,以致僵化时,常有内发的修正,使文化有更新的机会。

——摘编自王京生《红旗文稿》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秦代“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官员选任方面完全是熟悉文史法律的“文吏”。汉初,训练有素的文吏仍然占据着政治机构的主导地位。武、宣之时,文吏依然掌握着国家政权的主要命脉,而儒生已经从文化方面向整个社会开始渗透,文吏和儒生形成了对峙局面。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汉承秦制,有所损益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贵族政治到文人政治D.黄老之术到霸王道杂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教化”一词在董仲舒著作中出现频率很高。他指出:“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并反复强调:“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天下所未和平者,天子之教化不政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不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而“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摘编自朱人求《董仲舒教化哲学研究》

材料二   “二程”关注国家前途,强调“帝王之道,教化为本”,多次直言上疏,用自己的思想学说影响皇帝,提出“格君心之非”“王道治国”等一系列政治举措和治理模式。程颢认为“得贤才为本”,请求皇帝兴办学校。在官吏的德才关系问题上,“二程”强调修己之道,以德为先。程颐呼吁要将“宽赋役”“劝农桑”等措施作为重民保民、治理天下的要务,实现富裕的同时才能进行道德教化。还提出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婚姻妇女观。程颐指出,圣人虽然崇尚道德教化,但是也不能轻视刑罚的作用,应该在先有刑罚的基础上进行德化。

——摘编自丁静《二程教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教化思想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董仲舒与“二程”教化思想的相同之处,并简评“二程”教化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B.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C.趋向“三教合一”D.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2021-10-14更新 | 555次组卷 | 57卷引用:江西省铅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三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春秋战国时期,忠与孝分离,君可以选择臣,臣亦可以选择君;汉代宣扬忠孝一体,并将行孝对象在父母长辈之外又衍生出君主和师长。这种变化
A.适应了集权统治的需要B.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
C.削弱了宗法血缘的影响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格局
2021-05-17更新 | 523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汉代文字瓦当多有“无极”二字,如下表。这些瓦当
图片
文字“与天无极”“长生无极”“与华无极”
解释见于宫殿,强调与天感通。见于汉陵,表达对逝者的想念和对祖先永生的祝愿。见于陕西华山宫殿,代表人们对生命延长的向往。

A.体现了隶书的艺术性B.蕴含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C.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D.彰显了道家的无为思想
2021-05-02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经常更换年号,通常每隔六年或四年即换一个新年号,象征新的开始。王莽代汉,制造大量祥瑞,以证明自己是应天受命的新君,国号也改为“新”。据此可知
A.社会矛盾倒逼政府变革B.君主集权促进思想革新
C.主流观念影响政治行为D.政治权威源于文化演变
9 . 下表所示是不同学者对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相关论述。据此能够得出的正响结论是,汉武帝独尊儒术
学者观点
冯友兰儒家六艺兼容并包,儒家独尊后,其他学说仍可在六艺的大帽子下,改头换面,保持存在。
张玉书、杨晓青长期的“清静无为”导致中央政府对部分农民失去控制同时,—些皇室贵族、官原和大地主、大商人的势力膨胀,成为中央集权的潜在威胁。
张宏斌儒家最能代表全社会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儒家为核心进行整合,建构新的民族意识理所当然。

A.是历史形势使然B.践行了传统民本思想
C.取决于君主喜好D.推动了文化自由发展
2021-04-16更新 | 260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董仲舒在给汉武帝的《天人三策》中说:“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可见董仲舒
A.提倡君权神授的思想B.批判汉承秦制的做法
C.肯定有为的治国策略D.背离先秦儒学的传统
2021-04-11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