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6 道试题
1 . 为了使儒学在哲理上与佛、道相抗衡,理学家们大量吸取佛、道思想的思辨成分,构成严密的哲学逻辑结构,同时注重将佛、道修行体系引向“齐家”“治国”“平天下”,使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重新回到现实的人世,使哲学的终极从彼岸回到此岸。这说明理学(     
A.兼具佛道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B.发展到阐释经书字句为主阶段
C.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D.整合了儒佛道三家的价值取向
2 . 宋代佛教强调“儒、佛者,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儒者,圣人之大有为者也;佛者,圣人之大无为者也。有为者以治世,无为者以治心”。这主要反映出(     
A.佛道的思想冲击B.佛教积极适应中国环境
C.儒佛的思想融合D.儒学正统地位得到确立
3 . 二程企图用包括天地万物的“理”来支配物质世界,把一切封建伦理道德都说成是“天理”,提出“灭私欲,则天理明”,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反映了二程思想的出发点是(     
A.促进儒学的世俗化B.宣扬佛道禁欲主义思想
C.重建儒学信仰体系D.维护皇权和封建礼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是非之心,不带虑而知,不带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这是王阳明对“良知”概念的阐述。于是(     
A.读圣贤书,成就君子人格B.节制欲望,重视士人培养
C.有教无类,人人皆可成圣D.追求利益,适应社会转向
2023-06-05更新 | 34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太祖在即位当月便去拜谒先圣,下诏“加饰祠宇及塑绘先圣先贤先儒之像”,又“帝亲制文宣王、兖公二赞”,并且还在“即位之月,首幸国学”,“次月又幸”,“尊师重道,如恐不及”。宋太祖此举(     
A.体现了对纲常名教的维护B.规范了全社会的伦理秩序
C.加强了人才后备队伍建设D.增强了儒学的世俗化趋势
6 . 朱熹对柳宗元等人关于郡县与分封的观点进行了评述:“柳子厚《封建论》则全以封建为非,胡明仲辈破其说,则专以封建为是。要之,天下制度,无全利而无害底道理。”他认为“专以封建”恐“意外另生弊病”,而“专以郡县”也“不可恃以为固也”。朱熹的这一观点
A.是立足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B.折射出官僚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
C.认为秦灭亡具有历史必然性D.印证革新地方行政体制的重要性
2023-04-03更新 | 823次组卷 | 9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代书院的教育理念以“成就人才,传道以济斯民也”为价值取向。朱熹就曾奉劝他的学生:“深源定自闲中得,妙用元从乐出生。莫问无穷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盟。”其旨在(     
A.迎合政府选官取士需要B.锤炼儒生道德品格
C.弘扬无为而治教育理念D.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023-03-30更新 | 245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研究,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当时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还对地质学化石、宇宙起源、大地自转、日食与月食等问题都有见解阐述。于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其客观唯心主义倾向B.已摒弃天命的绝对权威
C.生成了“为往圣继绝学”的口号D.植根于“格物致知”的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南宋不少士人认为,理义比科举的意义更为远大,如詹廷坚说:“正心诚意,吾性所当尽也,修身齐家,吾身所当践也。科举可为吾累乎?”又如“乡先生”周允成在家乡从事教学活动,其生徒达数百人之多,其授徒讲学实为理学思想向生活、向人生落实的重要方式。这反映出当时(     

A.理学统治地位日益巩固B.理学呈现世俗化倾向
C.科举制逐渐走向了衰弱D.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10 . 某史书记载:“新安朱熹,大抵以格物致知为先,明善诚身为要。凡《诗》《书》,六艺之文,与夫孔、孟之遗言,颠错于秦火、支离于汉儒,幽沉于魏、晋六朝者,至是皆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此宋儒之学所以度越诸子,而上接孟氏者欤!”该史书( )
A.代表了封建政府的价值立场B.表达了心学家对程朱理学的批判
C.客观评价了朱熹的学术成就D.阐发了明清进步思潮的价值理念
2022-11-12更新 | 749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