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用拼凑式的做法把诸子百家思想综合起来,并不追求一个内在的思想系统,成为“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的“杂家”代表作。这反映出战国末期(       
A.专制集权理论适应政治发展需要B.诸子思想具有同源异流特征
C.学术文化受社会转型现实的影响D.朴素的民本思想受到了推崇
2023-03-0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春秋初期齐桓公首开礼贤下士之风,战国时期诸侯招贤已蔚然成风。《史记・秦本纪》载,秦孝公元年(前361年)向天下士人广发求贤令,开出了“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的丰厚条件。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宗法分封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B.法家思想已取得了独尊地位
C.私学出现动摇了王室的统治基础
D.士阶层流动冲击了贵族政治体制
2019-09-29更新 | 515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巨变和经济大发展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和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生产发展,各民族融合的加强以及对外交往的扩大,使文化也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私学文化”的兴起与孔子什么主张和思想有关系;并分析“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指出人文主义的新发展

2017-09-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海湾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4 . 《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
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儒学思想趋向新启蒙
2016-11-27更新 | 287次组卷 | 34卷引用:【校级联考】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