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周以前,图书属于国家秘藏,由史官掌管。春秋开始,各诸侯国拥有自己的藏书所,士阶层也已经能够读到官方藏书。进入战国时期,图书流通的速度大大加快,士阶层中私人藏书逐步增加。这一变化
A.表明私人讲学日益普遍B.具体反映了百家争鸣的状况
C.实现诸侯富国强兵要求D.有利于文化传播与学术繁荣
2021-01-24更新 | 2209次组卷 | 30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春秋战国时期,儒、法、墨诸家不约面同地都提出尚贤的主张。孔子“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商鞅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凡明君之治也,任其力不任其德”“官爵必以其力”的原则,墨子提出“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材料反映了当时
A.分封制度趋于崩溃
B.儒学与墨学的融合
C.社会转型发展需求
D.中央集权渴求人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这说明诸子学派
A.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
B.具有相似的政治诉求
C.主张对社会革故鼎新
D.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
2017-05-17更新 | 333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二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期初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