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从孔子“仁者爱人”的解释,到孟子“仁民爱物”的倡导,再到宋儒张载“民胞物与”命题的提出,始终贯彻着一种精神,影响广泛而深远,成为古代开明正直之士及民众对为政者的政德要求。据此可知,儒学(     
A.蕴含着人文意识的价值诉求B.吸纳了佛道思想的核心理念
C.彰显出君权至上的道德规范D.受到了历代士绅的普遍推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管子》中提到“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同时又提出“万物均,百姓平矣”。荀子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这些看法反映(     
A.当时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B.当时人们解决战乱纷争的思想
C.人们对自然已有了科学的认识D.人们如何处理生产与环境关系
2024-02-01更新 | 261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德”的观念至少在西周已经产生,它既是一种个人的品德,又与天命有关。春秋时期,“德”的神秘意味开始减弱,更强调人的品德和理性,如文献记载:“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推崇文献中这一观点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A.墨家B.兵家C.儒家D.法家
2023-04-07更新 | 2535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礼记·缁衣》中记载:“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壹。”这反映出(     

A.礼制维系政治生活B.民众应加强道德修养
C.礼乐制度走向崩溃D.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不同时期儒家思想家提出了不同主张,推动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以下关于儒家思想家与其主张匹配正确的是(   

①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②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③致良知,知行合一点

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A.黄宗羲、王阳明、董仲舒、孔子B.顾炎武、董仲舒、王阳明、孔子
C.顾炎武、董仲舒、王阳明、孟子D.黄宗羲、董仲舒、王阳明、孟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部分思想家的观点。
人物观点
老子“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孙子“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孟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据此可知,这些思想家都主张(     
A.无为而治,小国寡民B.以德治国,恢复礼制
C.民贵君轻,实行仁政D.顺其自然,尊重规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在修养上追求虚怀若谷、顺应无为,对社会矛盾持隐退遗忘态度。他们以“大道”的德性修养包容万物,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智慧和人生智慧。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       
A.自强不息B.厚德载物C.崇德尚贤D.天人合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据《礼记檀弓》记载曾子病危在床,侍奉的童仆在旁,看着他的竹席说:“这席子华美而光滑,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吧!”曾子听到后,立刻要求扶他起来更换席子。席子撤下后,曾子尚未躺好就去世了。这反映出
A.贵族政治仍有较大影响B.私学兴起冲击等级观念
C.儒家对礼法秩序的维护D.转型时期文化基本定型
2022-05-07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墨子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些思想主张的共同作用是有利于
A.维护尊卑有序的等级秩序B.选拔德才兼备的治国人才
C.推行不别亲疏的严刑峻法D.施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为先秦时期儒家部分代表人物的言论。这反映了他们
思想言论出处
臣(禹、皋陶等)作朕(舜帝)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尚书·益稷》
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孟子·离娄上》
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荀子·王制》
A.重视君臣之伦B.推崇君臣共治C.关注社会秩序D.维护百姓利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