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儒、法部分思想家对“天道”与“人道”的相关认识。由此可见
派别认识
道家《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儒家《孟子·离娄》“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仁心)者,人之道也”
法家《韩非子·心度》“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家思想家们还提出“循天道、因民情、随时变、量可能、务明易”等立法原则
A.天道更侧重人的主观能动性B.人道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
C.诸子思想具有同源异流特征D.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相互对立
2021-09-05更新 | 1009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某学者用“无治主义”、“德治主义”、“天治主义”、“法治主义”来评价先秦某四家学派,下列言论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①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则得祸
②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③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A.①④②③B.②④①③C.②③①④D.①③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道家、法家B.道家、墨家
C.道家、儒家D.儒家、法家
2021-05-08更新 | 229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阜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战国时《管子》中有:“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荀子》中说:“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体现了当时
A.兼并战争下各派思想激烈交锋B.社会转型思想文化趋于融合
C.法家思想被各诸侯国普遍采用D.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主流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韩非子・五蠹》中记载:“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一故事反映的思想主张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天行有常C.变革D.逍遥无为
6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张“礼”、“法”并用
2020-10-12更新 | 539次组卷 | 98卷引用:2017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以上先秦时期的主张分别是
A.法家、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道家
C.儒家、道家、法家D.儒家、法家、墨家
2020-07-21更新 | 180次组卷 | 2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从汉到明清,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等人在道德上名声扫地,但法家思想被后继统治者悄然继承应用。这说明
A.君主专制巩固了法家统治地位B.儒家伦理道德不利于君主专制
C.法家思想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D.儒家思想与专制集权不可调和
2020-06-2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韩非主张“法治”,否定礼治,但在韩非的理论体系中并非没有“礼”的地位,他曾说“无礼诸侯,则亡身之至也”,“国小无礼,不用谏臣,则绝世之势也”。显然他的“礼”与当时儒家的“礼”有所不同,主要侧重于(       )
A.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B.符合儒家克己复礼的主张
C.礼要符合“人主”(君主)的需要D.春秋战国时已经礼崩乐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韩非认为,“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反映了(     
A.世卿世禄制度渐趋崩溃瓦解B.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C.法家思想成为战国主流思想D.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