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6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在其著作中说:“天子、诸侯国君、民之正长,既以定矣,天子为发政施教曰,‘……上之所是,亦必是之;上之所非,亦必非之’。”该思想家是
A.孔子B.庄子C.韩非D.墨子
2021-09-28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下图所示三幅图不能反映的观点是
A.“无为而治”B.“法治”C.“仁政”D.“非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仁则兼矣”“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主张“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该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墨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学完“百家争鸣”后,班里几位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A.语文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B.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C.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D.历史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墨子主张“音乐无用”论,对“乐文化”颇有微词;而荀子则认为音乐“其人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这反映出两者
A.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B.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同
C.具有不同的文化素养D.对道德重视的程度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墨家认为“天”与“鬼”是箝制人们行为的外在力量,能帮助天下安定,必须服从;丧、葬、音乐不利于积累财富与繁庶人口,这些礼乐制度必须废除。这反映了
A.儒学无法适应时代潮流B.墨家更符合君主集权的需要
C.墨家思想讲求实际功利D.墨家对儒家思想的继承
7 . 某学者用“无治主义”、“德治主义”、“天治主义”、“法治主义”来评价先秦某四家学派,下列言论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①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则得祸
②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③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A.①④②③B.②④①③C.②③①④D.①③②④
8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各异。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孟子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上
B.三者立论相同,都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C.三者立论互异,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孟子主张“政在得民”,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百家争鸣趋于合流B.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墨子希望“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这表明,墨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B.重视和谐社会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2021-07-31更新 | 24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