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21-22高一上·上海浦东新·阶段练习
1 .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自诞生起,在挑战与应对中不断发展,最终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儒家思想最初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那一时期社会变革剧烈,士阶层提出了各自不同的主张。根据已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儒家道家法家
倾向入世出世
政治理想恢复周礼小国寡民富国强兵
道德追求归真废私立公
治世方案克己复礼
对民众的态度自然的一部分刑罚加以控刷
(2)儒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遭遇了不少困境,请简述其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挑战。
秦:________
汉初:________
魏晋南北朝至初唐:________
(3)面对挑战,不同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应对主张。战国时期,思想上呈现出_______”的现象,孟子提出统治者要施行_______,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学说,被统治者采纳,最终形成了“_______       的局面。隋唐时期面对冲击,众多而家学者提出复兴儒学,韩愈用儒家的天命论和_______来反对佛教的观点。(按顺序补充适当内容)
2022-12-1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逆时与顺时

儒学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人形容孔孟是“逆时之士”,而把经常被人视为儒家“旁门左道”的荀子以及后来的董仲舒,称为“顺时之士”。


问题:
(1)孔孟为何被称为“逆时之士”?
(2)荀子和董仲舒为何被称为“顺时之士”?
(3)你怎样看待儒学从春秋到汉代的演变?
2020-04-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3 . 下列图表的内容与中国古代史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判断这些推论正确与否,并在试题相应的序号中填上是或否。
史实推论
①科举制始创于隋唐两宋及明清时不断发展完善
②宋太祖“强干弱枝”、文人政治的改革促使北宋在军事上处于一定程度的下风
③明时设立各种厂卫机构锦衣卫等成为了君主加强专制的统治工具
④“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字狱”等历史事件都是统治者为了稳固自身统治的一种方式
⑤清乾隆年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是清朝统治者不愿意与外界进行商业贸易而已。

(1)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_(4)________(5)___
2020-03-2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六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从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到清朝大兴“文字狱”,其反映的本质是
A.钳制思想,摧残文化B.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C.束缚、压制知识分子的思想D.不断加强思想控制以达到巩固统治之目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之初,反秦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而相国萧、曹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民作“画一”之歌。孝惠垂拱,高后女主,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

材料二     孝武之世,外攘四夷,内改法度,民用凋敝,奸轨不禁。时少能以化治称者,惟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倪宽,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注:器重)之。

——以上材料均选自《汉书》


(1)在汉初统治者看来,“秦之敝”主要表现在哪里?
(2)汉兴之后,统治者是怎样反“秦之敝”的?效果如何?
(3)孝武是指谁?他是怎样“内改法度”的?
(4)概述董仲舒是怎样“以经术润饰吏事”而被统治者重用?
2020-02-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
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019-11-23更新 | 203次组卷 | 35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汉兴,承秦灭学之后,景、武之世,……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文中省略的是
A.董仲舒
B.刘秀
C.程颢
D.朱熹
2019-11-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年高三4月高考模拟(二模)历史试题
8 . 如图是汉代画像石中的《讲经图》,他们所讲的“经”主要是
A.儒家典籍B.道家经典C.法家谋略D.学术概论
2019-10-2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籯(音yíng,竹笼),不如一经。该谚语流行不早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后期
D.西汉中期
2019-09-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
10 . 自《史记》后,史家基本按照《本纪》《世家》《列传》的体例分类人物。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礼教纲常
B.民本思想
C.农本思想
D.华夷之辨
2019-09-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