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2019-06-08更新 | 14901次组卷 | 208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为汉代画像砖图“二桃杀三士”,齐景公与晏婴合谋,馈二桃于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由他们“计功而食桃”。三人述说了各自的功绩,公孙接、田开疆听了古冶子的事迹,认为“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遂拔剑自刎。古冶子耻于自己的言行,自认不仁、不义,也拔剑自刎了。据此可知,该画像砖
A.反映出汉代思想文化多元化B.有利于推动儒学的社会教化
C.是研究秦汉历史的二手史料D.再现了齐国尚武的社会风貌
2022-06-05更新 | 1598次组卷 | 29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汉武帝)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日:“联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汉书·艺文志》

材料二   天一阁为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之所,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管理措施严密,四百年间,获准登阁者仅黄宗羲、阮元等10余人.清代阮元曾记载道:司马(范钦)殁后,封闭甚严,继乃子孙各方相约为例,凡阁厨锁钥,分房掌之。禁以书下阁梯,非各房子孙齐,不开锁.”范氏族约甚至规定:“擅将书借出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鬻者,永摈逐不与祭。”阮元还指出:“范氏以书为教,自明至今,子孙繁衍,其读书在科目学校者,彬彬然以不与祭为辱.”

——据虞浩旭《阮元与天一阁藏书楼》整理

材料三 公共图书馆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英国逐步兴起,它的特点是:地方当局征税建馆,免费为公众服务.公共图书馆集中在工业城镇,而且以工人为重点服务对象.1753年创建的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馆也发展成国际的学术中心,马克思、列宁、孙中山就曾在这里阅览群书,旁征博引,为自己的思想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周楠《欧洲图书馆史研究》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藏书的主要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中一则材料主要情况的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公共图书馆兴起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西汉高祖至武帝初年,朝廷官员中师从法家的居多数,从汉武帝初年到宣帝末年,朝廷官员出身于师从法家、道家的人数急剧减少,而师从儒家的人数不断攀升。这一变化表明
A.官员晋升渠道的拓宽B.治国方略的转变
C.社会阶层流动的削弱D.中央集权的强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指的是
A.法家思想成为了新的儒学之核心B.王霸之道倍受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C.儒家思想已失去原有的民主特色D.儒学地位体现了法家的专制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在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
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宋明理学D.佛教传入
2021-03-23更新 | 249次组卷 | 49卷引用:天津市蓟州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土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表彰孝道及善行义举均属乡官三老之职责。由此可见,当时
A.基层治理渗透官方意识形态
B.社会救济程序完备
C.民间教化倡导多元价值观念
D.察举制度雏形出现
2019-07-17更新 | 438次组卷 | 22卷引用:天津市大港油田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2019-01-30更新 | 407次组卷 | 69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他指出,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在这个时候,中华帝国初步奠定了它的“常态”。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常态”的是
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集体宰相制度
③儒家正统       ④官僚政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他不必准备的材料是
A.《诗经》B.《春秋》C.《韩非子》D.《礼记》
2020-08-11更新 | 339次组卷 | 24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等五区县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