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对材料所述现象最为准确的理解是
A.严刑峻法的现象有所改变
B.执法中渗入儒家伦理观念
C.儒学在汉武帝时地位较高
D.儒家伦理已完全取代法家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一起研讨儒学经典。下列著作最有可能列入他们研讨范围的是
A.《墨经》
B.《春秋》
C.《法经》
D.《四书章句集注》
3 . 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
A.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C.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D.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
2019-07-18更新 | 1864次组卷 | 39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汉代统治者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针,自汉文帝设置《孝经》博士后,儒家著作《孝经》成为读书人的必修经典。这反映了汉代
A.倡导愚孝思想
B.强化政治伦理
C.确立儒学正统
D.重视文化教育
2019-06-20更新 | 113次组卷 | 18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2019-06-08更新 | 14914次组卷 | 208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面是西汉时期中央太学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统计图。此图可用于研究汉代
A.郡国教育体系的建立
B.法家学派思想的消亡
C.汉赋文学兴起的背景
D.社会主流文化的转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A.课程设置多样化
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
C.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
D.向社会下层扩展
2019-02-13更新 | 183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4-2015学年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高二6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时,太学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
A.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
B.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C.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
2018-12-12更新 | 148次组卷 | 36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南北朝时期,夷夏之辨尤为激烈,南北方政权都以中国正统自居,讥讽斥责对方为“夷狄”、“僭伪”,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南北方
A.分裂对立势难消除
B.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C.对华夏文化的认同
D.对社会安定的愿望
10 . 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而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董仲舒这一思想
A.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B.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
C.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
D.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
2018-11-27更新 | 302次组卷 | 3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