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2022-06-08更新 | 6701次组卷 | 60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唐朝中期,韩愈等知识分子积极复兴儒学,主要是回应
A.魏晋玄学的挑战B.佛、道思想的挑战
C.世俗观念的挑战D.无神论思想的挑战
2021-08-31更新 | 635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依据如表能够推断出有关唐朝文化政策的部分史料记述
记述出处
唐武德年间,颁布《先老后释诏》:“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全唐文》
唐贞观十一年,颁布《令道士在僧前诏》:“朕之本系,起自柱下……其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尊祖之风,贻诸万叶。”《唐太宗诏集》
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颁布《释教在道法之上制》:“自今已后,释教宜在道法之上,缁服处黄冠之前。”《全唐文》
唐开元年间,颁布《禁创造寺观诏》:“天下寺观,屋宇先成。自今已后,更不得创造。”“道释二门皆为圣教,义归弘济,理在尊崇。”《全唐文》
A.武则天时佛教成为主流文化B.佛道正统地位之争最为激烈
C.唐始终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D.中枢政治力影响文化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图是儒学发展示意图,以下符合b~c段说法的是
A.儒学独尊地位得到强化B.儒学难以满足民众的心理需求
C.理学从此成为官方哲学D.外儒内法不适应君主专制统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有许多讲述佛经故事宣扬教义的经变画。北魏早期经变画中有大量为了施舍而割头、挖眼的内容,隋唐时期则代之以孝道、忠君的故事。这种变化反映了隋唐时期的佛教
A.改变了基本教义B.出现了人文关怀
C.促进了民族交融D.迎合了本土文化
2021-02-05更新 | 949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东晋庐山贾姓士人“博通六经,尤善《庄子》《老子》”,后成为虔诚的佛教高僧慧远。出现这一现象的社会背景是
A.士族制度逐渐衰落B.社会舆论环境较为严酷
C.三教融合趋势加强D.佛教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2020-10-19更新 | 367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2020-09-16更新 | 539次组卷 | 132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县二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张载”是理学的开创者。如图为北宋五子学术生涯的主要情况示意图。据此可以得出当时

注释:1072年周敦颐在江西九江的濂溪书堂讲学
A.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B.经济和文化重心的南移已完成
C.南北文化交流的加强D.经济发展决定文化水平
2020-01-01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2019-01-30更新 | 3394次组卷 | 9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